【本報訊】連日來一直迴避記者鏡頭的子駿媽媽,昨日散庭後在立法會前議員張超雄陪同下見傳媒,明言希望政府增建資助殘疾院舍,「唔使啲細路仔等十幾年先有得住」。事發至今已近五年,子駿媽媽對於當年親手將兒子送入康橋,仍耿耿於懷,憶述當年子駿「喊得好犀利」,她不斷自責謂「點解我自己唔醒呢?」
子駿媽媽透露,自幼經常帶子駿行太古城,又會到海邊玩,「去玩具反斗城睇吓啲玩具,去感受吓啲沙」。她說子駿記性很好,擅長拼圖,比她還要厲害,又展示子駿年幼時的功課及獎狀,稱讚他字體端正,曾在繪畫及書法比賽、聯校運動會中獲獎。
事發前一天,由於子駿媽媽需往報名參與照顧自閉兒童的課程,且藥物已服完,故將子駿送回康橋。她憶述當日,「子駿轉車一落車就偷走」,她當時向子駿稱,再喊便送他入醫院。現在回想,入院反而不會發生墮樓事件。被問到對兒子的死是否釋懷,她說:「都要喇,都要釋懷。咁多年,要放低。」
張超雄則表示,《檢視院舍法例及實務守則工作小組報告》早於2019年出爐,內容建議政府改善立法標準,改善院舍服務,「但政府郁都唔郁」。他強調,就連業界也承認並願意改善現有院舍的不足,但政府卻毫無跟進,要求政府不要再顧左右而言他,盡快回應報告。
張又表示,每一個人都會老、都有機會有殘疾家人,亦有機會住入質素低劣的院舍,要求政府盡快興建合資格院舍及宿舍,「唔好令家人冇法安心。」
社署昨回應指,截至去年4月30日,分別有2,410及2,537人輪候嚴重及中度弱智人士宿舍,兩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13年及1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