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題】騰訊系16企恐涉反壟斷 微信倘整頓 影響料較阿里美團大

【財經專題】騰訊系16企恐涉反壟斷 微信倘整頓 影響料較阿里美團大

中國以反壟斷為名打擊平台企業,情況越演越烈。阿里(9988)及美團(3690)先後遭中國市監局立案調查,前者更被重罰182.28億人幣。本報疏理資料,早前34間互聯網企業被中國市監局點名要求承諾反壟斷後,原來騰訊(700)有份投資的佔16間,比例近一半。

騰訊旗下騰訊音樂傳率先遭到調查,有指罰款高達100億人幣,或被迫出售。事實上,騰訊數年前已面對政策影響的「切膚之痛」,2018年初因廣電總局發佈《遊戲申報審批重要事項通知》,令新遊戲審批工作暫停近一年,《和平精英》無法如期推出,公司當年第三季至2019年首季遊戲收入出現按年下跌。而近日中央似乎對公司通訊軟件微信「虎視眈眈」。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

官媒曾用頭版直接批評

2月抖音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正式提交訴狀,起訴騰訊壟斷,並指騰訊通過微信和QQ限制用戶分享來自抖音的內容,構成了《反壟斷法》所禁止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競爭的壟斷行為」,索賠9,000萬人幣。官媒《證券時報》用頭版直接批評:「目前看,騰訊擁有絕對話語權。這是騰訊打造的高速公路,騰訊維護這條公路暢通,這條路也給騰訊帶來巨大收益」。

微信可說是騰訊系內重中之重;去年微信及國際版WeChat的合併每月活躍賬戶數達12億,其「小程序」服務超過550萬企業客戶,微信支付亦幫助企業維持業務經營,如美團、京東(9618)、拼多多等都在微信吸客。假如中央執意整頓微信,不以「最多罰款銷售額的一成」,反在經營入手,對公司影響會比阿里及美團更大。

另外,記者翻查34間簽署反壟斷「承諾書」的科企中,騰訊本身及有份投資公司佔16間,為所有企業中佔比最多,除了持股逾五成的閱文(772)外,亦包括搜狗、京東、美團及快手(1024)等。行業遍佈網購、外賣、社區團購等「高危」被罰行業,一旦再有公司面臨罰款,騰訊損失機會最高。

事實上,撇除企業本身,騰訊基本上沾手大部份互聯網企業,資本上可謂擁有大到不能倒的地位。除了旗下業務或投資公司有機會被反壟斷監管外,若果投資亦算是壟斷一部份而受到約束,將大大阻礙騰訊的生態圈發展。

恒生科指高位跌逾兩成

34間承諾反壟斷的互聯網企業中,阿里除了旗下餓了麼及盒馬生鮮,當中以持股30%的新浪微博及19.99%的蘇寧易購較多,之後就要數到持6.3%的嗶哩嗶哩(9626,騰訊亦持11.6%),不計本身已罰,合共涉及7間。百度(9888)亦身在其中,其持股52.5%的愛奇藝、持股10.9%的攜程(9961)亦在內。

在反壟斷陰霾下,一眾科網股「無運行」,恒生科技指數由2月中高位11001點,跌至目前約8200點,跌幅高達兩成。

■中國以反壟斷為名打擊平台企業的情況越演越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