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徒用警資料圖呃近百人

騙徒用警資料圖呃近百人

【本報訊】灣仔警區兩周內獲99名市民報案或查詢,稱接獲自稱警務人員來電,指他們涉及內地刑事案,要求他們提供提款卡密碼等敏感資料。警方昨指事件為騙徒冒警,並盜用兩名真實警員姓名和編號,包括一名退休警員及另一現職警長,兩人與案無關。案中暫未有人被捕,事主當中僅一名女醫護人員上當,損失9.5萬元。

警方指,上月21日至本月3日,接獲99名市民報案或查詢,稱收到陌生男子來電,對方訛稱是警察總部或商罪科警員,指事主牽涉內地刑事案,例如變賣個人資料洗黑錢、拖欠內地信用卡數等。其間,騙徒提供警員姓名和編號,更能講出事主個人資料,例如是全名、出生日期、身份證頭三位號碼等,試圖讓事主信以為真。

事主一旦否認涉案,電話便轉駁至一名操普通話男子,自稱內地執法人員,指事主觸犯內地法例,要作資產審查。騙徒利用事主急於自證清白心理,利用一個冒充內地部門假網站,或透過視像對話,要求事主提供身份證、回鄉證、提款卡或密碼等敏感資料,聲稱用作洗脫嫌疑。

27歲女醫護上當失9.5萬

警方接報調查,發現騙徒所提供警員姓名和編號,涉及一名已退休警員及另一位在職警長,但並非駐守警察總部。經調查,無任何警員曾接觸案中事主,該退休警及警長也與案無關。至於騙徒如何取得兩人姓名和編號,是否涉及外洩等,警方指相關資料在警方公開資料中可尋獲。

案中事主包括69女30男, 22至74歲,主要無業或文職人員。絕大部份事主收到電話後,懷疑受騙,隨即報案或向警方查詢。然而,有一名27歲報稱從事醫護行業的女子大意受騙,進入假網站提供資料,損失9.5萬元。目前案件列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由灣仔警區重案組第二隊跟進,暫未有人被捕,仍在調查騙徒如何取得事主個人資料,有關假網站已暫停運作。根據警方數字,今年首兩個月電話騙案,較去年同期升三成,由93宗上升至122宗,同期損失金額亦升逾1.5倍,由約3,200萬元升至約8,6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