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講到《東邪西毒》開鏡初期,洪金寶及一眾演員在榆林開工。杜可風每隔兩周,帶菲林回港沖洗。留港期間,杜約我見面,兩杯黃湯下肚便開始吐苦水,他不適應洪金寶之拍攝方式,問題甚多。洪要求之鏡頭,亦不符合此片風格。不過王家衛安撫杜,叫佢按照洪金寶指示,乜都照拍,冇所謂的。原因是王導心中已有計劃,洪金寶所拍攝的東西,將來會九成九放棄不用。是時只因未度好劇本,所以採用此法拖延時間,好向老闆交代製作進度,影片係「正在進行中」。杜可風所言,不才半信半疑。其後,《東邪西毒》全部完成在戲院上映,果然應驗了杜之說法,全片沒有典型洪金寶武打風格之場面出現。那段日子,拍攝的菲林早已「天注定」棄置不用。王導之個性,從此事可反映一二。
杜可風在榆林的日子,我原計劃探班,後因事忙而作罷,改由Agfa電影菲林部門技術經理許民德前去,並順道了解一下杜使用Agfa情況,是否需要支援。許民德回港後,說了大概情況。榆林條件落後,拍攝在沙漠中進行,幕前幕後生活刻苦,入夜後眾人無所事事。杜可風和梁朝偉天天喝個酩酊大醉,洪金寶對此頗有意見,故在合作上出現矛盾。
後來的事。洪金寶回港,武打部份算是完成。王導抵達榆林開工,杜可風心情便踏實,愉快多了。
原本王家衛導演學者出品澤東製作的《射鵰英雄傳》上下集,最終因為種種原因,而變成了鬧劇《東成西就》及文藝片《東邪西毒》,有人歡喜有人愁。說說當初賣埠片花(上下集),韓國片商以高價購入,因為有洪金寶及一眾大卡士壓陣,估計贏硬,冇得輸。誰會料到後來電影進度緩慢,無法如期完成,結果劉鎮偉臨危受命,以原卡士火速完成《東成西就》交片,但這種無厘頭古裝喜劇,韓國觀眾完全不接受,結果票房慘敗。之後下集《東邪西毒》又缺乏武打場面,最終韓國發行公司虧了大本。
至於出品公司,《東成西就》當年在香港春節期間上片,票房一枝獨秀,學者賺了大錢。後來的《東邪西毒》票房一般,收入雖未如人意,但學者影業拉上補下,也沒甚麼虧損,算係執身彩。
後話。《東邪西毒》完成拍攝,進行後期製作期間,王導自知短期內難以再有大水喉支持拍攝新片,於是以低成本開拍《重慶森林》,數個月內完工,並迅速於德寶院線上映。《重慶森林》叫好之餘,票房亦不俗。這證明了王家衛絕對可以快手快腳起貨。自己荷包出錢,就不可能一拍經年,浪費資源了。
撰文:區紹熙
本欄逢周二刊出
【光影漫步】
超級戲迷,嬉笑怒罵品評新片。漫步影壇細說從頭。著有《港產片真巴閉》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