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報調查 敏感行業成目標 中港企業1.5萬億掃英資產

泰晤士報調查 敏感行業成目標 
中港企業1.5萬億掃英資產

【本報訊】中英關係日益緊張,英媒亦開始關注中、港在英國的投資。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調查發現,中港買家大手購入英國資產,最少1,350億英鎊,折合約近1.5萬億港元。中國國企投資的更包括數據中心、核電站這些敏感的行業,涉資至少440億英鎊,即約4,722億港元,佔總額的32.6%。是次報道引起當地不少回響,前保守黨主席施志安指中國對英國和自由世界構成了最大的戰略威脅,質疑歷屆政府都在監察中「睡着了」,讓中國控制英國企業的主要範疇。

據《星期日泰晤士報》的統計,中、港買家在英國有近200項的交易,中國國企涉資至少440億英鎊,即約4,722億港元,佔總額的32.6%。有超過80項即約四成,是2019年後中英關係趨向緊張之後發生。

■香港首富李嘉誠自2002年開始投資英國,當中包括英國能源網絡。

200個項目中,涉及多個敏感行業,包括數據中心、核電站,2019年中廣核牽頭購入英國核電廠Hinkley Point C Nuclear Plant,涉資77億英鎊,持股33.5%。另一敏感行業是總部位於倫敦的數據中心營運商Global Switch,現時由中資沙鋼集團以及其他中國投資者持有,今年初的估值是80億英鎊(約857億港元),夠買兩幢中環中心。

中國主權財富基金中投(CIC)則是較活躍的買家,共有七項收購,包括倫敦希思路機場10%股權、油氣公司Neptune Energy 49%股權、泰晤士水務公司(Thames Water)9%權益,以及物流和倉儲公司Logicor的90%權益,總值1,494億港元。

中、港買家在英國的投資額其實遠高於1.45萬億港元,因200項交易中,有高達一半的項目未有公開成交額,當中騰訊的名字不斷出現,騰訊主要的收購目標是科技公司,在16項投資中,有13項未有公開成交額。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

保守黨前主席:構成戰略威脅

另外,報道亦根據數據提供商Argus Vickers的研究,在富時100指數(FTSE 100)公司中,中港公司及投資者擁有價值近570億英鎊(約6,119億港元)的股份。

香港首富李嘉誠亦出現在名單中,他在英國一共持有近2,400億港元的資產。香港老字號李錦記集團亦持有倫敦地標商廈「對講機」(The Walkie Talkie)、倫敦碼頭區(Docklands)一幢寫字樓,總值185億港元。

中資正全方位加強在英國的影響力,早前英國《星期日郵報》發現,英國有17間學校已被中資公司收購,其中九間的買家都有共產黨高層背景,其中一個中資集團承認,收購英國學校目的是要支持中國一帶一路政策。

保守黨前主席施志安(Iain Duncan)表示,今次調查顯示「歷屆政府都在監察中睡着了,我們正讓中國控制我們企業的主要範疇」,而且認為「中國對英國和自由世界構成了最大的戰略威脅」。

為應對外資入侵,英國上周推出《國家安全與投資法》,外資要投資17個敏感行業前,必須經英政府批准,但外交部智囊團Henry Jackson Society則形容這只是「在馬兒離開後才關上了馬廄的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