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和洛杉磯等國際大都會向來是美國人追夢的起步點,吸引了不少滿懷壯志的年輕人移入建立事業,但由於生活成本急升等因素,近年很多人選擇侯斯頓和丹佛等新興城市,追求更理想的工作生活平衡。這現象亦影響到選舉形勢,令更多傳統「深紅州」逐漸傾向民主黨。
34歲的科技界從業員維亞斯(Garima Vyas)是摒棄大都會的其中一員,2013年選擇落戶德州侯斯頓。她表示曾考慮到紐約去,但擔心生活成本太高和複雜的地鐵系統,結果到了這南部城市,大讚「不論食物、人或約會,侯斯頓都能給你,還有很便宜就生活得到」。
23歲克拉默(Sydney Kramer)則選擇了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從事她畢業後的大氣和海洋科研工作。她表示不想應付紐約高昂的租金,認為博爾德的環境資產和前瞻組織十分適合她從事的行業,生活成本也合理,還稱對現時鄰里興奮地談論遠足、露營、滑雪、一系列戶外活動和城區提供的便利設施印象深刻。
財務策劃網站SmartAsset的調查也顯示類似的人口流動狀況,指德州是前年千禧世代人口淨增長最多的州分,有逾3.3萬人;然後依次是科州、華盛頓、亞利桑那、佛羅里達和北卡羅來納州。美聯社分析美國社區調查的資料後亦發現,德州聖安東尼奧、奧斯汀和侯斯頓20至34歲人口自2010年分別增加24%、22%和19%。鑑於美國接收移民數目近年大減,這些增幅相信大部份來自國內流動。
對於很多年輕人遷移的目的地都在南部,威斯康星大學奧克萊爾分校地理教授威克爾特(Ryan Wiechelt)表示除了氣候較暖,也因為這些地方有就業機會。地產公司Redfin首席經濟師費爾韋瑟(Daryl Fairweather)指,過往就業職位多的波士頓、紐約和矽谷等地多年來樓價急升,推高生活成本,也是年輕人流動的原因。
費爾韋瑟又稱,「自上次樓市危機後,年輕的千禧世代都遷往勞工市場很興旺的地方……現在,我想這在大流行病期間正在改變,找科技工作的人不需要到三藩市去」,相信是指很多企業在COVID-19爆發期間改以居家工作,或進一步推動年輕人流動到新興城市。
布魯金斯學會人口統計學家弗雷(William Frey)則表示,其實仍有很多年輕人移入紐約和加州等傳統都會區,只是流失量更多,認為他們有其他地方可選擇下,很快就會離開。
據統計,千禧世代中有近六成屬自由派,只有不足兩成是保守派,反映現時的人口流動趨勢可能會改變政治版圖,令傳統支持共和黨的州分傾向民主黨。較明顯的例子有去年大選時北卡州和擁38張選舉人票的德州成為搖擺州,還有亞利桑那州逾20年來首次落入民主黨手中,足令共和黨為下屆大選擔憂。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