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食其果】
印度昨有36.8萬人確診COVID-19病毒,連續第12天新增確診人數超過30萬,累計確診人數逼近2,000萬。印度陷入疫情危機,惟當局仍容許五個地區在周日舉行選舉,外界批評總理莫迪抗疫不力,將政治凌駕公眾安全,結果民眾的聲音反映在選票上,莫迪所屬的印度人民黨(BJP)在押重注的西孟加拉邦落敗,其他地區在野黨議席亦有所增加。
西孟加拉邦、阿薩姆邦、泰米爾納德邦、喀拉拉邦及中央直轄區本地治里舉行議會選舉。莫迪與內政部長沙阿事前無視專家對於第二波疫情爆發的警告,數十次到西孟加拉邦舉行大型集會拉票,目的就是爭取在這個從未由BJP掌權的邦勝出。
結果全印度基層大會黨(TMC)在西孟加拉邦292個舉行選舉的議席中,贏了213席,TMC黨主席班納吉(Mamata Banerjee)第三度出任該邦的首席部長。
BJP僅取得77席,但成為最大反對黨,亦較2016年的三席大幅增加。莫迪在Twitter發文祝賀班納吉,並稱中央會繼續支持西孟加拉政府滿足民眾的要求及應對疫情。
泰米爾納德邦及喀拉拉邦分別由德拉維達進步聯盟(DMK)及左派民主陣線(LDF)勝出。至於在阿薩姆邦,BJP則穩住在當地的勢力,本地治里亦由BJP的盟友勝出。
著名政治家傑拉特(Arati Jerath)表示,班納吉及其他地區領袖冒起,對莫迪來說是壞消息。阿育王大學(Ashoka University)政治科學助理教授希塔帕蒂(Vinay Sitapati)則預計,地區領袖等會在全國各地追擊莫迪。
莫迪政府以經濟為由抗拒實施全國性封城,早已受批評。衞生部門曾指,確診人數飆升與3至4月期間大型拉票活動、遊行及投票有關。
在西孟加拉邦,選舉在一個月內分八階段進行,反對派曾建議縮短選舉的程序,或以網上形式拉票,但遭執政黨控制的選舉委員會反對。專欄作家查圖維迪(Swati Chaturvedi)前天分析,BJP並非不能阻擋的勢力,直言中央處理第二波疫情手法、悲慘的氧氣短缺情況,會讓莫迪付上代價。
除疫情外,BJP極具爭議性的反穆斯林策略,亦限制BJP在穆斯林人口較多地區的表現。莫迪所屬的BJP以宗教取向吸納印度教選民,稱若不支持BJM,他們的宗教信念會面對危機。
有分析甚至認為莫迪及其政黨在2024年國會大選的表現亦會受挫。不過,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EIP)印度專家瓦伊什納夫(Milan Vaishnav)質疑三年太遠,選民在這段時間已有很多機會在地方選舉去表達對BJP的不滿,而過往數據顯示,印度選民在地方選舉與全國選舉的取向可以很不同。
路透社/美聯社/美國《紐約時報》/英國《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