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盛時全國逾百間 港有分店 譚魚頭破產拍賣 49商標售1,810萬

全盛時全國逾百間 港有分店 
譚魚頭破產拍賣 49商標售1,810萬

全盛時期在中國有過百家分店,在香港也有多家分店的成都譚魚頭名下49個商標前日在阿里拍賣,底價100萬元人民幣(下同,約120萬港元),經188次叫價,以溢價15倍的1,510萬元(約1,810萬港元)成交。內地網民慨嘆,這意味一個時代已正式結束,「想當年可是比現在的海底撈火太多了」。不過,有律師認為成交價過高,認為商標最多只值100萬元左右。

在阿里拍賣破產強清平台拍賣的譚魚頭商標涵蓋49個,當中包括「譚魚頭」、「譚狀元」、「TANYOTO」等,起拍價100萬元,有八人報名,經188次出價,最終由代號為「A2824」的買家,以1,510萬元成交。主辦方仍未公佈買家的身份,律師指,只有在他繳交尾數後,得到《網絡競價成功確認書》才會公開。

■香港亦曾有譚魚頭分店。

創辦人身家曾逾20.5億

四川知識產權專家律師牟瑤認為成交價過高,合理價格應在底價100萬元左右。成都譚魚頭名下的30個車位及重慶旗艦店的商舖早前分別以360萬元(約432萬港元)和4,845萬元(約5,810萬港元)起拍,但都因無人報名而流拍。

報道指,譚魚頭的創辦人譚長安1996年創立譚魚頭,2003年於香港開設第一家分店,2007年時,譚魚頭在全中國有100多家連鎖店,譚長安的身家也達20億元(當時滙率計算為約20.5億港元),並登上胡潤餐飲富豪榜。

兩度擬在港借殼上市失敗

譚長安曾在2015年被追債網站公開追討2,000萬元(約2,400萬港元)的賭債,他在拍賣前接受內媒訪問,指譚魚頭崩塌的原因並非因為他好賭,而是因為當年他為了上市,不惜簽下對賭協議,結果深陷債務危機。譚長安指,在2010年及2011年,譚魚頭兩度計劃要在香港借殼上市均以失敗告終,之後他跟香港一家風險投資公司已經簽訂對賭協議,譚長安聲稱,該家風險投資原本表示會出資2,000萬美元(約1.56億港元),譚魚頭則要在3年間達到盈利目標,但最後對方只出了500萬美元(約3,880萬港元),導致不斷擴張的譚魚頭資金鏈斷裂。

譚魚頭2013年亦被四川一家小型貸款公司追討約1,700萬元(約2,134萬港元),翌年,譚魚頭在香港的分店全線結業,當年還被追討過百萬港元欠薪。在2016年,成都譚魚頭破產被法院裁定破產清算。去年8月,譚魚頭關閉最後一家位於成都的店,譚魚頭的資產也逐一被拍賣。

紅星新聞/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