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地產專題】
疫情重挫經濟,多國實施量化寬鬆,市場熱錢急增,幾乎進入「全民皆股」狀態。以比特幣(Bitcoin)為首的加密貨幣掘金熱潮更席捲全球,相關本地交易平台以低租搶先踩入本港鬧市開店,有品牌更以低出舊租七成雄霸尖沙嘴雙邊舖。不過,有負責人透露,開舖志不在「搵客」,反而冀為加密貨幣進行形象工程。
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以區塊鏈作底層技術,透過電腦運算進行採礦產生,相關產品供應量有限,加上使用者可自由控制相關資產等特色,產品備受市場追捧。不同本地加密交易平台亦趁熱潮密密於核心區以平租插旗。
香港數字資產交易所(HKD.com)去年中正式成立,並在今年初於油麻地康佑大廈開設首間門店,場內備有如一般銀行櫃位、加密貨幣專用ATM機等,另有多個客戶服務員在場接待。公司創辦人兼CEO楊凱文指,冀以24小時客服熱線及實體門市於行內突圍,並營造傳統銀行的體驗。
據代理消息,上述地下至2樓舖位,佔地約7,368方呎,原由滙豐銀行租用多年,及後2016年棄租。業主最初叫租90萬元放租,並先後多次減租招客;惟直至去年7月,舖位丟空四年仍未獲承租,業主當時更減至25萬元放租,累劈65萬元或72%。
另一交易平台CoinUnited.io於莎莎(178)旗下銅鑼灣登龍街商廈V Point內設店,兩層總面積逾1萬方呎。公司聯席創辦人李思聰指,開設門市或有助建立客人對加密貨幣投資的信心,未來更冀多作座談會、講座等,以推動本地相關市場發展。
事實上,證監會早前曾透露,將發牌監管本港加密貨幣交易平台,並計劃只供專業投資者(即持有100萬美元流動資產)投資,而用戶對用戶交易(P2P)交易則不受監管。
李認為,現時不少投資者憂慮監管問題而未有入市,相信市場受監管後有助增加其信心,惟若局限於專業投資者「未必咁理想」,反而只會浪費相關投資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