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沙田兩幅地分割 售予多名男子再回購 本研社質疑林建岳公司建丁屋群

揭沙田兩幅地分割 售予多名男子再回購 
本研社質疑林建岳公司建丁屋群

【本報訊】丁權問題爭議不斷,本土研究社等研究新界潛在違規的私人閒置「丁地」,推算潛在涉「套丁」土儲多達177公頃,元朗屬重災區。該社亦發現沙田上禾輋及排頭村兩幅合共逾兩公頃閒置私人丁地,一幅由麗新發展主席林建岳任董事的公司持有,土地多年前分割成多個地段,2008年售予多名疑似男丁,近年該公司又以同一價錢回購土地。團體質疑該處一度有意發展丁屋屋苑,又指不少私人丁地閒置多年,促政府研究其發展潛力。麗新集團拒回應事件。

本研社與公共專業聯盟合作進行潛在違規「丁地」調查,本研社研究員夏淳權指,全港約有3,380公頃鄉村式用地,推算當中閒置鄉村私人土地約有1,548公頃;而以往「套丁」案例中,分割地段屬基本前期動作,故遂以不同準則,如分割至少三個相連地段、地段分佈一致及呈方格狀、每個地段面積約700至2,000平方呎等,審視1,548公頃土地狀況,發現177公頃土地符合以上特徵,初步推斷此類為「潛在套丁土儲」,粗略推算可建約9,744間丁屋。

該社成員黃肇鴻承認他們不確定土地有否申建丁屋及涉及秘密協議,但部份被分割成道路狀的地段多長期由發展商持有,反映項目有屋苑化趨勢。他們又抽查部份地段業權,發現不少土地原由公司持有,分割成大小一致地塊售予疑似男丁,甚至有購回情況。

■沙田上禾輋和排頭村用地被發現早年已分割及售予不同姓氏男子,近年又被公司以同一價錢回購,但該處至今並無丁屋落成。

料可建逾40丁屋

該社深入研究兩幅位於沙田的閒置私人丁地,合共逾兩公頃,正正位於政府早年撥作「鄉村擴展區」用地旁。按土地註冊資料,上禾輋的0.78公頃土地1994年由「環輝發展有限公司(GLOBAL FAIR DEVELOPMENT LIMITED)」以6,800萬元購入,分割成80多個地段及疑似道路等,抽查約三分一,發現至少10多塊地2008年1月均以100萬元出售予不同姓氏的男子,去年各人又以100萬元售回土地予環輝;疑似道路則一直由環輝持有。

另一幅排頭村約1.37公頃土地1992年由「緯暉有限公司(WORLD LITE LIMITED)」以1,200萬元購入,分割成70個地段及道路,部份2008年1月同樣均以100萬元售予不同姓氏男子,去年同樣被緯暉以100萬元回購。現場至今未有興建任何屋宇。本報統計分割成方格狀的土地數目,估計兩幅地合共可建成至少40多間丁屋。

公司註冊處文件顯示,環輝發展有限公司的董事包括麗新發展主席林建岳、麗豐控股執董李子仁等五人,林2006年已是環輝董事;環輝及緯暉的其中一名股東均為「Actswell(Nominees)Limited」、兩公司註冊辦事處亦相同、亦有兩名董事名字相同,但林建岳則非緯暉董事。

夏淳權稱,曾有涉「套丁」民事案披露,發展商與男丁簽訂的合作發展丁屋協議列明如某時段內未能申請丁牌手續,需歸還地段業權。惟有大律師稱證實「套丁」關鍵在於男丁與發展商有秘密協議,難以單憑上述買賣行為證實是否有「套丁」嫌疑,即使發展商將土地分割、轉售再回購,「只能講有可疑」。本報向麗新集團查詢,對方稱不作回應。

■夏淳權稱,本研社發現約有177公頃土地曾出現甚為工整及具一定規模的土地分割情況。

促政府收回發展

本研社成員黃肇鴻稱,不少新界私人丁地閒置多年,「與其由得佢閒置或最終被套丁,點解唔收回發展?」他稱一公頃丁地只興建約40間丁屋,若以低密度發展,估算一公頃地能建成500個公營房屋。公專聯黎廣德則指出,港府忽視丁地對土地供應影響,打擊套丁「心軟、手軟、腳軟」,認為若土地涉「套丁」,應以法律途徑收回發展。

地政總署稱,2016至今年並無接獲於沙田排頭及上禾輋的小型屋宇申請。發展局指「套丁」是指有人在申請過程中作出虛假陳述,欺騙署方簽發丁屋批約,如發現有可疑個案會轉介執法部門跟進。地署去年接獲608宗涉嫌「套丁」舉報,包括涉及沙田和元朗區。

該署指地段買賣及分割屬私人協議,政府一般不能干預,這亦並不一定是「套丁」證據;村民申建丁屋時分割地段預留通道或車位並非不常見。鄉村式發展地帶本為低密度發展地帶,若作高密度房屋發展,似乎不切實際;而丁屋法覆核案尚未完結,相關政策目前不宜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