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土研究社及公共專業聯盟聯合進行涉嫌違規的私人「丁地」土儲調查,發現177公頃土儲中,以元朗區最多,涉及93公頃。其中八鄉「蓮花地」最嚴重,涉地段分割的閒置私人丁地土儲多達5.4公頃,部份土地正進行平整,若全數用作興建丁屋,可建成逾270間丁屋。至於十八鄉山貝村及屏山鄉山廈村情況亦嚴重,兩村分別涉逾5公頃土地曾進行分割,料各可建成200多間丁屋。
記者到蓮花地視察,至少三幅土地已圍板,貼有「此乃私人土地」標示及寫下同一電話號碼,其中一幅地有鏟泥機正進行平整工程。本研社及本報在三幅約75個主要地段中,抽查約36幅了解其業權,至少24幅地由6間不同名稱、但由同一姓吳人士持有及任董事的公司購入,並作地段分割。
其中一幅土地有工人進行修築石屎圍欄工程,地上放有磚塊,抽查一半地段業權發現上述公司於2014年購入後,再分割成約20幅地,部份售予疑似男丁,包括持海外護照人士。另一幅設有圍欄的土地,近40個地段中,至少有13個由上述公司於2012年至2014年間購入及分割地段,2014至2019年售予疑似男丁。
本報抽查當中六宗物業買賣狀況,發現六名男丁雖於不同年份購入土地,但申報同一個旺角地址、聘用同一名律師處理交易,其中三人的交易文件更由同一名姓盧人士代簽。土地中被分割成道路狀的地段亦曾有買賣,買家及賣家為上述六間公司的其中兩間,即屬「左手轉右手」式交易。
本報記者到涉事六間公司位於荃灣的辦事處了解,該處為另一間物業管理公司,記者表明希望向吳先生查詢蓮花地事宜,職員隨即稱「呢個我唔清楚,唔響度」,並趕緊關門。
另外,元朗欖口村亦屬分割地段情況較嚴重的地區,涉及1.8公頃類似土儲,本研社抽查當中兩幅土地業權,由四間公司持有,在不同時間購入土地後短時間內申請分割地段,並割成較工整的四方狀,亦有疑似道路及泊車位。現時該處則懷疑被人填土,部份位置用作停車場。
有大律師指出,雖然土地涉分割地段及多名男丁買賣時申報同一地址,同樣只屬可疑情況,未能構成「套丁」證據。地政總署指2016至今年共接獲31宗位於蓮花地及56宗位於欖口村的小型屋宇申請,其間兩地獲批丁屋分別有64宗及7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