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肺病高血壓 57歲男打科興六日後亡

患肺病高血壓 57歲男打科興六日後亡

【本報訊】本港接種COVID-19疫苗後死亡呈報個案增至28宗。上月26日一名57歲男子接種國產科興疫苗後,昨日凌晨在街上不省人事,送院後離世,死者生前患有高血壓、慢性阻塞性肺病及肥胖,至今累計有22人接種科興疫苗後死亡,另外六人接種復必泰。

醫管局資料顯示,一名57歲男子上月26日在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一劑科興疫苗,逗留觀察期間沒有不適紀錄,六日後即昨日凌晨被發現在街上不省人事,被送往博愛醫院急症室後於當天早上離世。死者患有高血壓、慢性阻塞性肺病及肥胖。

孔繁毅:22人接種科興後面癱

翻查紀錄,注射疫苗計劃至今共有28宗接種疫苗後死亡呈報個案,包括22宗接種科興疫苗,以及六宗接種復必泰疫苗。

疫苗臨床事件評估委員會共同召集人孔繁毅在NowTV節目《大鳴大放》表示,接種科興人士平均年齡較接種復必泰人士大20歲,加上較多人有冠心病、心臟病或糖尿病等長期病患,「如果佢哋未控制得好呢一啲長期疾病,而又去接種疫苗呢,佢哋自然多啲機會有一啲所謂不良事件發生,基本上同疫苗接種冇關係」。

孔繁毅又表示,截至上月18日共接獲29人接種疫苗後面癱,當中22人接種科興,七人接種復必泰。

孔繁毅指出,接種科興後面癱的病人較多為男士,以左臉面癱較常見,大部份於針後48小時發生。他指港大正進行研究,若數個月後發現科興疫苗針後面癱個案明顯較前幾年同期增加,會建議科興在疫苗指引上加入面癱為副作用之一。

在政府催谷下,至昨日已為市民共接種近150萬劑疫苗,其中約95萬人接種首劑,約54萬人已接種第二劑。截至昨晚8時的過去24小時,約4,000名市民在網上預約接種第一和第二劑科興疫苗,約15,500名市民預約接種第一和第二劑復必泰。

前日共有10宗打針後須送院個案,其中一名31歲男子接種科興疫苗後未能移除針筒,送院後要由醫護人員才能成功拔除針筒,現已出院,其餘九宗均為接種復必泰後出現左下肢麻痹、心悸、心搏過速和出疹等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