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國大陸自3月起禁止台灣鳳梨(港稱菠蘿)進口後,港人力撐鳳梨,根據最新公佈的數字,香港3月成為台灣鳳梨出口量最大的地區,輸港數量達1,768公噸,比起2月的13公噸激增135倍。本港水果進口商對本報表示,3月進口量激增屬個別情況,但是一個契機令更多港人認識台灣農產品。有水果商指,現已進入鳳梨產季,價格會較兩個月前回落至一半左右。
台灣農委會近日公佈的數字顯示,3月台灣鳳梨出口量達到4,718公噸,香港和日本分別佔1,768公噸及1,719公噸,位列出口量的第一和第二,也分別較2月激增約135倍及19倍。在2月,台灣輸港鳳梨量為13公噸,輸日則為83公噸,該月中國大陸佔了超過九成的出口量,達1,785公噸。
從3月台灣鳳梨的出口價值來看,日本略高於香港,3月出口至日本的鳳梨價值為220.3萬美元(約1,710萬港元),至香港的則為217.5萬美元(約1,690萬港元)。
縱使大陸2月26日聲稱因在台灣鳳梨發現害蟲,3月起禁止進口,台灣農委會的數字顯示,3月還是有810公噸的台灣鳳梨出口至大陸。事實上,不少大陸的網民在這兩個月還是在微博指,見到市面上有售台灣鳳梨,有人估計是因為大陸水果商在3月前已下定單,故依然獲准進口,有網民引述店主稱,「這批賣完就沒了,下次想吃估計要到武統之後了。」
翻查台灣農委會去年3月出口鳳梨的數字,香港只佔80公噸,日本佔474公噸。中國大陸則有10,207公噸,比今年3月台灣鳳梨出口總量多出逾倍。
香港水果零售商「水果博士」負責人Henry向本報表示,他在3月時也進口了約150公噸的台灣鳳梨,但他近日留意到坊間對台灣鳳梨的需求和討論度都已明顯下降,加上4月開始進入台灣鳳梨盛產季節,他擔心價格浮動,不敢一次過入太多貨,估計進口量較上月下跌至少七成。
Henry認為3月份銷量急升是「很個別的例子」,現在只是回歸正常。不過,他與同業討論,均認為仍有一定數量的港人會繼續支持台灣鳳梨,同業也會繼續進口,他們預計未來數月鳳梨的進口量會較往年同期多。Henry又表示,台灣水果有口碑,但過去多年巿場關注點落在日本水果,這一次因為大陸停止輸入台灣鳳梨事件,讓港人對台灣水果加深認識,他接下來也會加強推廣。
巴打鮮菓負責人梁東麒則對本報表示,現在台灣鳳梨當造,進入產期,產量越來越多,所以在香港的售價較兩個月前、大陸剛停止進口台灣鳳梨時低,大概可便宜一半,比較小的鳳梨價格或低至10至15元。
梁東麒亦指,接下來會有更多鳳梨品種進口本港,例如是「牛奶鳳梨」、「芒果鳳梨」及「甜蜜蜜鳳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