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已倒退回五四之前(鍾劍華)

港大已倒退回五四之前(鍾劍華)

港大日前發聲明,表明不會為學生會代收會費,停止為學生會提供財務管理服務,甚至會收回交予學生會運用的辦公室及設施,更譴責學生會「多次運用校園發表煽動性並可能涉及違法的言論」。有了月前中大針對新當選學生會內閣「朔夜」的前科,港大作這樣的表態及行動並不令人意外。

在五四運動周年前夕,港大作出這種反文明行動,正好說明了在北京當局所謂「完善」香港政制,又在那個自詡「已經返晒嚟」,但民望長期包尾的林鄭領導下,香港社會的沉淪是多麼快速。

雖說港大是一所典型的殖民地最高學府,成立目的是為殖民地培養人才,但它百多年的歷史,不但從沒發生過打壓學運這些醜行,甚至曾為不少南來避秦的國內先進分子提供庇蔭。百多年來,港大不斷進步,成為國際知名學府。中大的背景就更不需多講了。從一開始,新亞書院便背負着在中共勢力範圍以外的華人社會弘揚傳統中國文化的使命。這不但沒有被殖民地政權排擠,甚至獲得重視,獲邀成為中大創校三所書院之一。

60年代之後,隨着香港本土意識興起,大學生成為推動社會改革的其中一個主要動力。當年有擁護中共的所謂國粹派,與推動本土政治開放的社會派各自發揚。殖民地政府及大學管理層,未對學運進行打壓。大學學生會及聯校的大專學生組織,積極投入社會,例如爭取中文成為法定語文,爭取各種公民權益,其作用及貢獻一直都獲得大專學界的肯定及支持。北京及其在港代理人,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也是以各種方式支持甚至推動香港的大專學生投入社會運動。香港主權問題提出後,大學學生組織甚至成為中共的主要統戰對象,當年的大學生要求「民主回歸」,連最高領導人趙紫陽也曾向兩間大學的學生會發信表明支持及肯定。

管理層必成歷史負面教材

北京當局多年來以五四精神的繼承者自居,強調學生自發的愛國精神及其產生的作用。但事實上,國內的學運從來都是被政權利用,一旦失去利用價值,參與的師生便會面對嚴酷的鎮壓。五四運動之後,當時的教育部指示要「嚴懲滋事學生」,要「開除出校」,結果也確是如此。各所大學也被軍警嚴密監控,學生聯合出版社也被取締查封。就連當年曾出面保護學生的北大校長蔡元培也不得不遞交辭職信。

今天香港面對的,其實已倒退到超過百年前,殖民地的最高學府,與特區新秩序下的最高學府,究竟哪一個更邪惡?誰在開歷史倒車,還不夠清楚嗎?毛澤東說過誰鎮壓學生運動便沒有好下場,但願這不是虛言,這樣的先例還是有的。北洋段祺瑞政府就是因為在1926年的「三一八慘案」中鎮壓學生而倒台的。

依附權勢,打壓學生,從來都不能夠壓抑年輕世代樸素的公義意識,也不可以阻礙推動社會變革的新生力量。或者一時之力,倚杖行政權柄及對政治權勢盲目附從,可以向當權者表忠討賞,但換來的只是各界的厭惡與鄙視,也必然會成為歷史的笑柄及未來的負面教材。今天這些大學的管理層固然應該被鄙視,而背後支持及主導着這些倒退的政權,又可以高興到幾時?其得到的又是更大的支持和肯定嗎?

鍾劍華

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