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市場不會過氣 - 楊懷康

自由市場不會過氣 - 楊懷康

拜登上場百日,向國會參眾兩院綜述就職以來的政績(譬如超過兩億人打了疫苗、經濟復甦勢頭之勁,自二次大戰以還所未見),展示未來施政宏圖。對內,推出史上最龐大、為數達4至6萬億美元──即是兩至三個GDP!──的福利計劃(包括擴充12年免費教育至16年、提高失業、醫療援助、托兒服務等)。對外,再而三強調以中國為競爭對手,且直呼習近平為「autocrat」(谷歌對此稱號有兩個譯法:一、獨裁者,二、暴君。外交部可有犯顏膽識依書直譯?)。拜登的言辭容或較特朗普平和,立場看來強硬依然。

強硬立場不難源自其個人體會。猶是奧巴馬的副手時拜登跟習近平有第一手接觸,就兩國制度作詳談。習近平告之:建基民主的美國業已過氣,唯強人專政方能高速發展經濟。入主了白宮的拜登誓不認輸,指出美國迅速推出疫苗、人民生活逐步恢復正常、經濟重拾升軌……在在證明,儘管槍擊暴力、種族歧視等「頑疾」揮之不去,美國的制度活力不減,將力克獨裁專制的挑戰。

無巧不成書。拜登百日演講前一個禮拜,太盟投資的舵手、《走出戈壁》的作者單偉建先生擲來《哈佛商業評論》老總跟他就中美競賽作的對談。老總雖無明確表態,該刊同一期刊出牛津的Rana Mitter及麻省理工的Elsbeth Johnson合撰的文章,指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摸不透中國體制優越之處,遑論制勝。此番中國優勢論跟單先生的取態大致相若。

同一期刊出兩篇宣揚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就的文章,《哈評》老總傳遞的訊息清晰:習近平的研判正確,美國業已過氣,中國將取而代之。拜登接特朗普的棒拉響極權威脅的警號,能否力挽狂瀾,制衡中國的擴張猶是未知之數。在三位專家眼中極權統治佔盡上風。其優勢何在?

犖犖大者莫過於集中舉國之力循領導人指引的路向高速進發,而卓然有成。單先生以高鐵為例,指出中國在短短十五年間建造了2.2萬哩長的高鐵網絡,鋪設路軌的哩數長過世界其他國家高鐵的總和。此外他又援引國際貨幣基金會(IMF)的預測,指出中國經濟強勁復甦,到了2022年,其GDP將較2019年增長一成;美國到其時才只回復到2019年的水平而已。兩相對比,高下立見。

牛津及麻省理工的教授認為老外對極權優勢有三大認知盲點,以致無從體味中國的實力所在。其一,從主催讓中國加入世貿以引發和平演變的克林頓以降,老外深信經濟發展將衍生民主自由,故此沒有民主自由的中國難以持續發展。其二,獨裁專制,不獲人民授權,早晚為人背棄,是以政權不會穩定。其三,老外不理解中國人嚮往獨裁專制帶來的穩定。兩位教授進而指出,高速發展讓不少人脫貧、改善生活,中國人由是大都認同中央集權勝過自由民主。中國何以能西方所不能?

一言以蔽之,體制優越。兩位教授指出,中國結合馬克思思想與列寧主義,前者着重經濟實效後者強調控制。故此當下的統治階層在推動發展的同時更堅持黨的絕對領導。能在這樣的體制脫穎而出,莫不經過地方工作的磨練,累積優越的管理經驗,而晉身中央政治局的最高領導層皆治國之才。能者極權,人民當又幸福可期。

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看似利益一致,兩位教授發現兩者對前景的取向卻有分歧;統治者傾向長線投資,譬如習近平宣揚的綠色經濟生態,大手投資回報低甚至沒有回報的太陽能、風力發電;老百姓可走短線,炒樓、炒股搵快錢。「投資折現率」(discount rate)雖大有落差,但兩者都渴求穩定:當權者投資大型基建、締造穩定的宏觀環境;老百姓割禾青,擁近身錢以求心裏踏實。

兩位教授將中國的經濟成就歸功於馬克思、列寧主義,笑話確實開得不小。中央集權效力若是有這般本領,北韓、古巴以至委內瑞拉都該富強安穩了。他們承認,開放沒有改變中國政權的本質,故此發展的動力顯非來自坐鎮中央政治局的能者,而是拆牆鬆綁、解放了老百姓努力促進一己境況的原創力。一旦北韓、古巴給人民鬆綁,其經濟將高速增長,是可斷言。中國這個奇蹟並非領導有方所致,而是統治者向貧窮落後的現實低頭,讓路給老百姓發揮人皆生而有之的活力潛能而已。

從單先生筆底那2.2萬哩高鐵網絡及兩位教授所謂的低「投資折現率」可見,給老百姓讓路看來只是權宜之計,一旦人民步向小康、自由空間稍稍擴闊,統治者即放心不下,慌怕失控,是以國進民退、加緊中央集權。不管是尋常老百姓或王健林、馬雲等首富正受到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的束縛。後果是甚麽大家心裏有數。

單先生在戈壁荒漠待過六年。他的領導誓與天鬥,瞎指揮在石田耕種,令他嘗盡撒種9,000斤、收成900斤的苦果。高鐵的效益相信不致如此糟糕,但恐怕相去不遠。若非如此,高度集權的北韓、古巴又豈致在飢饉邊沿徘徊?

走筆至此,消息傳來:肩負整頓不良資產重責的華融自身難保,須由人行出資過千億元埋單。這樣的體制果能穩定?單先生是投資達人當知答案是甚麼。以人性為本的自由市場從未過氣,也不會過氣。

作者提供

補白:真實謊言

警署入口張貼海報:「不要誤信謊言」。差人用心良苦,市民卻難以遵從。

既識穿「謊言」,即是掌握「事實」、明白「真相」,那又當不致「誤信」。換言之,恰正「真相」莫明方誤以「謊言」為「事實」。勸諭市民切勿「誤信謊言」豈非要人人打倒自己、毀滅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