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友化身「運沙兵團」義修大東山水箱

山友化身「運沙兵團」
義修大東山水箱

【本報訊】郊遊「打卡」熱點大嶼山大東山近日上演一幕齊心就事成的好人好事,事緣山頂一個由英軍所建、具60年歷史的公眾水箱日久失修漏水。有行山義工團發起修補水箱行動,呼籲市民登山時順道將他們準備好的修補物料「螞蟻搬家」運上山。昨不少行山客響應號召變身「運沙兵團」,盼炎夏到來前修好水箱,方便市民行山補給。

民間行山組織「大東山爛頭營義工團」(Walker Sunsetpeak)近日指大東山頂的公眾水箱已損壞,籲行山客協助運送維修材料上山頂。他們在大嶼山伯公坳的涼亭放下大批維修物料,盼「每人取小量帶上大東山公眾水箱位置放下」,以便義工團維修。本報記者昨到大東山現場,發現不少行山客義不容辭,齊齊帶物資上山各出一分力。

■義工Jacky負責落手修葺水箱,直言是為它「吊命」。

60年代由英軍所建

記者在東涌道伯公坳的涼亭發現有心人已放置20支膠樽和20個膠袋,全部都裝滿沙、英泥和黏合劑等修補物料。涼亭內貼有修補水箱告示,不少行山人士在登大東山前看到告示都隨手拿一樽二袋上山。他們由山腰涼亭走到山頂公眾水箱的路程約2.5公里,需時一小時,沿途頗多大石級。記者其後到達水箱所在時,見有戴迷彩漁夫帽義工正修補水箱,一眾運沙兵團則把裝有物料的膠樽和膠袋放在一旁。

現場所見該水箱長寬深分別為3.5米乘3.5米乘2米,角落處有明顯修補痕迹。據悉該水箱有60年歷史,當年山上退修傳教士發現地處高山,又沒水供給外來人士,便修建集水區和石屎儲水箱。修補水箱的義工Jacky稱,該水箱「係英軍60年代嗰陣時起,下面天池都係」,建造水箱原因是「等行山人士經過有水用,所以特登叫英軍幫手,就起咗個水缸同集水區」。

Jacky表示,公眾水箱的水源來自山頂集水區,駁有水管通往爛頭營附近供行山人士取水,以免他們「炎夏嗰時冇水用」,但因為日久失修,水箱漏水嚴重,「漏水速度快過嚟水」。他不諱言修補水箱只是為它吊命,「真正要做其實要拆晒佢起過,但冇資金冇人力」。其實水箱已非第一次修葺,上一次修葺為2016年。

行山客葉小姐昨專程到大東山運送物資,她輕裝上陣,在涼亭拿了一袋約兩公斤重的沙上山。行山人士Danny看過涼亭告示,亦自告奮勇協助搬運物資,笑言:「大東山行山人士都唔少,每人拎一、兩樽,好快就拎晒。」

■行山人士由山腰涼亭走到山頂公眾水箱約需一小時,沿途頗多大石級。

■行山人士昨化身運沙兵團上山,到達水箱時再放下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