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風情】內地樓成堆「老鼠屎」 - 程凱

【灣區風情】內地樓成堆「老鼠屎」 - 程凱

中國反壟斷重罰科企,內地網民歡天喜地,有別於平時的歌功頌德,這是罕有出自真心而官方又容許的群眾宣洩。或者香港人會同情馬雲被狙擊,但事實上大陸長期處於不公平的環境狀況,看到阿里巴巴(9988)、美團(3690)等巨企那怕被罰九牛一毛,亦像看到貪官被判坐監一樣興奮。

中國政府不時強調要行業整治,打擊不良歪風,直白點說就是要杜絕騙案,除了網購平台騙案、P2P借貸放貸騙局,甚麼演藝人的陰陽合約、爛尾樓,說得出的騙案,在大陸各行各業都應有盡有。

上星期有指「新香港人」狂買入港人移民物業,就算BNO移英家庭逾1.6萬,都足以撐起港樓價。我跟一位中產「新香港人」談起這話題,對方不感驚訝,內地樓市處處陷阱,加上樓價越來越貴,就算沒有移民放盤,大陸人都情願來港買樓。

這位有銀行經驗的「新香港人」,說的陷阱不是那些豆腐渣工程、發展商收錢走佬的傳統騙案,而是持續限購令下出現的騙人手法。例如銀行被國家要求收緊信貸,但職員為了做生意,會透過「特別途徑」幫客人創造固定收入或資產,以通過信貸審查,當然又可以透過各種名目的私人貸款,以集齊足夠的款項完成樓宇交易。

發展商亦深明這市場歪風,他們會有專人追查不良放貸,又會設較短的交易限期,最近就有上海發展商將交易期縮減至60日,以杜絕東拼西湊資金的不良買家,但由於期限真的太短,短過正常按揭批核程序,發展商卻因此被監管當局警告。

發展商最怕賣了給實力差的炒家,一旦斷供淪銀主盤,勢影響樓盤和發展商聲譽,又怕惹來政府關心,所以賣樓時習慣篩選買家,留貨給熟客或一炮過付款豪客,因而造成那些「突擊賣樓」、「售樓職員躲貓貓」等荒唐場面,而實力中等的真正用家,就慘被一併排除掉。

政府原本為怕樓市過熱推限購,但市場上卻一大堆老鼠屎,發展商、買家、銀行鑽空子,令市場難以正常運作,而政府惟有又再出手打擊不良行為,惡性循環沒完沒了。

程凱

fb.com/chengkaibaya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