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美國班主搵銀至上 雙紅球迷反抗

話題:美國班主搵銀至上 雙紅球迷反抗

周日英超雙紅會,兩隊班主同屬美資,也因早前同意加入歐超聯備受批評,一度傳出可能賣盤的消息。格拉沙家族自入主曼聯後一直當紅魔是搖錢樹,球會債台高築,是曼聯被宿敵追上的原因之一,歐超聯事件更令魔迷會在今仗前繼續示威。利物浦班主芬威集團(FSG)相對較用心經營,但亦曾因加票價、參加歐超聯等惹怒利迷。不過早前拒絕中東財團30億鎊(約321億港元)收購,足證班主約翰亨利未如格拉沙家族般有離心,現急需洗脫污名重拾球迷信任。

文:吹雪

美國商人馬琴格拉沙在2003年起開始增持當時已上市的曼聯,到2005年展開全面收購。不過跟曼城及車路士等球會被超級富豪收購不同,格拉沙是靠向銀行融資和借貸完成收購。最後他成功收購曼聯,並將紅魔私有化,曼聯亦由收購前是一間零負債、年年賺大錢的上市公司,變成為一間欠債達五億鎊的球會,據報單是支付格拉沙收購曼聯時的貸款和利息,曼聯至今已支付了10億鎊,球會目前欠債至少達4億5,000萬鎊。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

曼聯賺錢變負債

格拉沙利用財技收購曼聯產生很多後遺症。首先,曼聯風光不再,特別在轉會市場上多有掣肘。雖然紅魔仍多次作出貴價收購,但自費格遜於2013年夏天退休後,球隊再無贏得英超冠軍。兩大名帥雲高爾和摩連奴任內和離去後都曾批評,管理層根本沒提供足夠資金讓他們收購心儀球員。另外,協助格拉沙收購曼聯的活華特成功上位,在費格遜退休後成為執行副主席,不少人認為,他實要為紅魔沒落負起大部份責任。

曼聯於2012年在紐約再上市,而馬琴格拉沙2014年逝世後,曼聯改為由他六名子女共同持有,並由兩名兒子祖爾格拉沙和艾維格拉沙出任聯合會長。不過格拉沙家族「吸血鬼」本色不變,因每年單是支付予他們的股息,已達2,000至3,000萬鎊,還未計六人在曼聯都有職位,球會要向他們支付薪水和其他福利。曼聯還成為他們的「提款機」,至今以貸款形式借了1,000萬鎊予他們。

不過今次歐超聯危機後,有傳格拉沙家族終有意放手。一來格拉沙家族長居美國,對球會日常運作漠不關心。二來有傳今次曼聯的出售價至少達40億鎊甚至更多,比他們父親當日的7.9億鎊購入價至少有5倍以上盈利。加上入主後備受批評,格拉沙家族或終願意離開奧脫福,不過歐超聯風波後,魔迷在雙紅會賽前仍然會示威,球會就擔心有激進球迷今次可能會阻隊巴入場,令比賽要延遲展開。

FSG諗計賺到盡

FSG則在2010年10月以3億鎊,從美籍班主希斯和基列治手中購入利物浦,這個擁有美職棒波士頓紅襪的體育集團,在2015年10月委任高普任主帥後開始了蜜月期,先後贏得歐聯和英超。跟格拉沙家族大不同是,FSG入主利物浦以來幾乎從未在紅軍口袋拿走一毛錢。三大領導人、FSG主席亨利、總裁米克哥頓和球會主席華拿,據了解利物浦都不用向他們支薪。

不過或因沒有玩弄財技,FSG更注重開源,所以除今次想加入歐超聯,入主後曾多次試圖推行些搵錢大計,希望增加收入,卻因此激怒球迷,高層還就不同事件多次道歉。如利物浦曾試圖將16/17球季的門票價格加價31%至77鎊。消息一出,球迷強烈反對發起「77分鐘行動」,在比賽77分鐘時拉隊離場,結果亨利等三人要道歉和擱置加價決定才能平息民憤。

雙紅去年合作新計劃告吹

2019年,FSG又忽發奇想,意圖將「Liverpool」註冊謀利,只是失敗而回。2020年疫情開始後,利物浦強迫200名員工放無薪假,事件曝光後被猛烈批評,結果收回決定。10月,利物浦又聯同曼聯推出「Project Big Picture」,借球會陷於不景氣為由,要求將現時英超20隊減至18隊、取消英聯盃及社區盾,並重新分配英超電視轉播費,還希望日後所有英超的決策,都會由九支在英超歷史最長的球會有話事權等,只是最終未有成事。難怪《每日郵報》在亨利就加入歐超聯道歉後直言「空洞可笑」,看來FSG要贏回各方信任,非要更努力不可。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