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倡台北路名「去中國化」

柯文哲倡台北路名「去中國化」

台北市長柯文哲早前在一個fb專頁提出將台北路名「去中國化」,台北民政局盤算,全市有190條與大陸有關的路名,涉及28萬戶,改路名會連帶戶籍、地政資料的更改,耗資或超過一億元新台幣(約2,770萬港元),民政局長藍世聰說,研議牽涉一定戶數以下的道路、立法院周邊及指標性機構所在的道路等,優先改為具「台灣意識」的路名。

涉190條路 耗資逾2,770萬

台灣蘋果新聞網引述藍世聰指,在台北與大陸有關的路名有190條,涉及28萬戶,更改戶口名簿、身份證等費用或達一億元,還有其他變更公司行號地址等更改項目,耗費的行政成本難以估計。藍承認,要把190條路名全部更改並不可能,但柯文哲在2022年卸任前能做多少就做多少。該局規劃擬先就戶數少的道路、指標建築物所在的街道,例如立法院周邊、特殊街名如首都北平(北京舊稱)有關的道路、日治時期已有的道路優先改名。至於新路名,會擬定命名標準程序,先找到習慣的稱呼,再更名為具台灣價值的路名。

台北市改路名早有先例,陳水扁在上世紀90年代擔任台北市長時,將總統府前的介壽路改為凱達格蘭大道,因道路所在僅有台外交部,阻力不大;另一改名的道路則是文山區軍功路,2014年改名為和平東路四段,約1,220戶民眾受影響。

台灣蘋果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