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兩周無源頭急升即第五波

專家:兩周無源頭急升即第五波

【本報訊】本港至今在社區發現五宗COVID-19變種病毒個案,全部屬雙變種。當局調查後認為,新確診的東涌菲傭與之前個案無關連,是首宗本地無源頭變種病毒個案。但專家估計,首名患者印裔男子曾走入社區九天,可能已造隱形傳播鏈,居於東涌的菲傭或因此受感染。變種病毒傳播力高1.5倍,未來兩星期是關鍵,若源頭不明個案急升,便會是第五波疫潮。

本港五宗社區變種病毒個案,包括首宗佐敦印裔男子及其女友、Kennedy Terrace的菲傭、及最新東涌菲傭及其照顧的嬰兒,全都驗出感染雙重變種病毒,即帶有N501Y及E484K基因變異,有可能令傳播力更強或影響疫苗效用。

許樹昌料菲傭受隱形傳播鏈傳染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林文健昨表示,分析顯示首宗變種病毒患者印裔男子應在酒店檢疫期間受感染,基因排序亦顯示其女友是受他傳染。Kennedy Terrace菲傭來港時間短,病毒量低及已有抗體,斷定她並非在本港社區感染。所以東涌菲傭與之前個案無關連,是首宗本地無源頭變種病毒個案,其照顧的嬰兒則是受她傳染。

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認為,首宗患者印裔男子上月9日起進入社區,可能製造隱形傳播鏈,而相隔一個潛伏期14日、即上月23日,東涌菲傭個案當日病發,時間上脗合,她可能是輾轉間被印裔男子傳染。

他表示,變種病毒傳播力比無變種病毒高1.5倍,如果未來兩個星期本地確診個案急升,以及有多宗源頭不明個案,可以形容為第五波疫潮。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表示,外傭通常到街市以及在周末時與同鄉見面,最大可能在這些情況受感染,目前需要關注外傭社群是否已有隱形傳播鏈。疫苗氣泡措施剛開始實施,加上母親節和父親節臨近,有可能令隱形個案在社區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