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啟德作為九龍近年最矚目的大型發展區,2013年起政府分批推售區內「麵粉」,成為各家發展商必爭之地,紛紛在區內插旗。自2016年起啟德「麵包」陸續出爐,啟德1號(I)由中海外(688)發展,是區內首個私人住宅盤,亦是前特首梁振英提出的「港人港地」首個項目,原意讓港人優先買樓,並規定30年內只可轉售予香港永久居民。
啟德1號(I)2016年8月開價,首批110伙折實平均呎價14,471元,被外界批評定價過高,偏離措施原意。發展商中海外董事總經理游偉光當年受訪時指,港人港地只考慮讓港人優先買樓,並無要求以合理價錢售予港人。
最新The Henley I首批平均呎價見26,448元,創區內新高,亦意味啟德新盤價錢在五年間推高多達83%,對比恒地(012)2018年2月向海航購入兩幅地皮,包括現時的The Henley,當年平均樓面呎價達1.5萬元,比啟德1號(I)開價更貴,更比海航購入的原價1.35萬元貴12%;反映區內麵粉價被財團炒高之後,出爐麵包價亦隨之急升。2019年起啟德地皮呎價癲升至1.96萬元,呎價逾3萬元推售實在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