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科學家知道睡眠和記憶有密切的關係,深層睡眠的時候,腦袋會把日間遇過的事情,鞏固入記憶裏。另外,深層睡眠時,也是大腦「排毒」的時間,尤其是腦退化(Dementia)有關的蛋白質Amyloid和Tau特別有關,所以科學家一直以來都想知道,睡眠不足會否增加腦退化的機會。
最近,英國的科學家成功地追蹤了八千位參加者二十五年,從他們五十歲開始,三十年後再作檢查時,研究人員發現,五十歲時每晚睡六小時或以下的參加者,較每晚睡七小時或以上的參加者,患有腦退化的機率增加百分之三十。研究人員也把參加者,中年時的抑鬱狀態紀錄下來,因為有可能是中年時抑鬱,所以睡得不好,而抑鬱也會增加之後腦退化的風險。不過研究人員發現,即使沒有抑鬱的參加者,如果是中年時睡眠不足的話,三十年後,腦退化仍然會增加,研究人員也把其他可能會影響到腦退化的因素,如吸煙、飲酒、糖尿、高血壓、心血管病等計算在內,可以說,這個是較紮實的研究,雖然不能非常肯定地說,中年睡眠不足,便一定會引致三十年後的腦退化,但至少可以說,兩者的關係是頗為明顯。
當然,還需要更多研究去找出其他未有考慮的因素,例如會否有基因特變,會同時令到當事人中年時睡得不好,及之後患上腦退化症。不過,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年輕拼搏時,可能可以睡少一點,捱下也不要緊,不過,到了五十多歲,經常也睡不夠七、八個小時的話,便不應該掉以輕心,需要認真的弄清楚問題的成因,是因為工作時間過長,還是掛着打機,以致沒有足夠時間睡,還是有其他的身體或情緒問題引致失眠。沒有好好處理睡眠不足的問題,除了會影響日間精神、工作表現外,現在還有多一項考慮,便是有機會二、三十年後,腦退化的風險增加,此外,如果中年時有睡眠不足的話,更需要留意腦退化的一些成因,例如吸煙、飲酒、運動不足、糖尿、高血壓、心血管病等,尤其是有家族遺傳因素的話,更要盡量把這些危機因子控制得好一點,減低將來患上腦退化的機率。
李德誠 精神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