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人生●擊倒哮喘病 孱仔變「泰臣」「捉到嗰一秒」你就係拳王

運動人生●擊倒哮喘病 孱仔變「泰臣」
「捉到嗰一秒」你就係拳王

說起拳王,香港人大多想到超繩量級拳手、神奇小子曹星如,但在分量級計的拳擊運動中,香港拳王絕對不止一個。31歲的吳秉泰(Tyson)自轉做職業拳手後,至今取得九場職業拳賽連勝的不敗紀錄,成為香港歷來最好成績的150磅以上級別拳手,可以說是現實中的「一秒拳王」。

打了拳擊十一年的Tyson在業餘生涯中,已經數次奪得香港公開賽冠軍。二〇一六年轉戰職業賽,至今拿下四條腰帶,當中二〇一八年奪得的「WBC亞洲洲際中量級冠軍金腰帶」及「泰國中量級拳王腰帶」兩獎,是從未有香港人奪過的殊榮。

別看今天的Tyson渾身肌肉,手臂粗過記者的大腿。小時候的他原來患有嚴重哮喘,小學更曾留醫而休學一個學期。「記得有一次睇周星馳的電影係咁笑,笑笑吓突然氣促,塊面紫紫哋,好似缺氧咁。」 Tyson笑笑口補充:「以前就算想笑都唔可以大笑㗎!所以而家好返就成日笑,乜都笑吓。」

當時醫生建議他做適量運動,或有助控制病情,於是Tyson跑步又打籃球,長大後更去健身,「但有時打打吓籃球都會突然氣促。」為了治好自己的哮喘,強身健體,加上他自小嚮往武術,二十歲便嘗試拳擊運動,「好神奇,開始打boxing之後(哮喘)就突然斷咗尾。可能係因為boxing對心肺功能的訓練好強。」打拳三年後,他成功KO哮喘病,現時已完全痊癒了。

吳秉泰,洋名「泰臣」Tyson,自 2016 年轉做職業拳手後,至今取得九場職業拳賽連勝紀錄。

Tyson至今取得四條金腰帶,是香港歷來成績最好的一百五十磅以上級別拳手。

Tyson自小患有嚴重哮喘病。

陪張孝全赴泰練拳 業餘轉職業

初初打拳擊,Tyson只有被打倒的份兒。那時他只是一名從事marketing的打工仔,常常被打到口青鼻腫去上班,上司問他發生甚麼事,他訛稱跌親。就在他打拳四年後,即是二〇一四年,奪下他第一個「香港公開賽冠軍」,並蟬聯兩年。這時他感到自己的業餘生涯已經走到瓶頸,因在香港,同一量級已無人是他對手。

兩年後,台灣藝人張孝全剛好要拍一部關於拳擊的電影,找Tyson陪他一起去泰國特訓,二人在泰國一間地獄拳館接受訓練。後來電影公司因事擱置拍攝,但Tyson因為密集式訓練狀態大好,他的師傅建議他轉做職業拳手。「當時覺得自己還年輕,才二十六歲,既然有機會就想試吓突破自己。」 Tyson說,但轉打職業,意味要放棄穩定生活,幸而他得到家人支持,「可能因為我自小多病,父母想我開心,畀好大自由度我,唔會阻止我做任何嘢。」

二〇一八年,WBC Night of Ring Diamonds拳擊比賽在香港進行,那次是Tyson家人第一次進場看他比賽,「係史無前例啊!」雖然他最終奪下兩條金腰帶,但那次比賽也是他傷得最重的一次。Tyson指着他鼻樑上的疤痕說,比賽時他和泰國拳手Denchainoi意外頭撞頭,鼻樑流了不少血,「不過我諗,血呢,係呢個運動包埋嘅。」

二〇一八年擊敗泰國拳手奪得「WBC亞洲洲際中量級冠軍金腰帶」及「泰國中量級拳王腰帶」。

「拳擊本身係一項極危險嘅運動,係會死嘅。」 Tyson說。

每餐啪廿一粒維他命丸 生活有規律

為了保持最佳狀態比賽,減少受傷,Tyson日常生活相當節制,他幾乎每天早上五時起床跑步,一跑就跑十二公里,然後做兩小時的shadow boxing(空氣擊拳)、速度梯等體能訓練。回家吃早餐後,再瞓個覺,下午二時起床又跑十公里,然後做更高強度的訓練,如打沙包、頸部舉鉛球及對打等。

Tyson吃飯時又會吃維他命補充品,平時他只顧吃,這天叫他數一數他才發現一餐要吃二十一顆維他命丸。「可能小時候因哮喘要吃很多藥,所以我不怕吃藥。」說罷他昂頭,一下子就把二十一顆藥丸啪入口中,喝一口水,咕嚕一聲就吞下去了。

「如果日常唔節制,體重一走樣,比賽時不單止要訓練,還要追返自己唔節制的日子,就係唔專業。當我選擇拳擊作為職業,我就要盡力做好佢。」於他而言,這種刻苦的日常,是拳手應有的自我修養。Tyson說,比賽後他會有放縱日,「我會食好多雪糕同薯片,好多、大量!」

「拳擊本身係一項極危險嘅運動,係會死嘅。」 Tyson板起臉說,他記得仍是業餘拳手時,有一次比賽後看到另一場比賽有拳手被打至重傷送院,後來聽說他去世了。「嗰次大概係我最近目擊死亡的一次,好震撼。但也因此我提醒自己比賽要更加專注。」

電影《一秒拳王》說到「一秒」在拳擊比賽中的重要性,Tyson說:「在正式的比賽中,只要你有一秒嘅鬆懈,而對手捉到你嗰一秒,咁就算你贏緊都可能會輸。我諗我之前贏的每一場,都係因為我捉到嗰一秒。」大概這就是現實中的「一秒拳王」,緊握那一秒的機會,盡力揮出致命一拳。

Tyson形容拳擊就像下棋,不過棋子變成了人。「大家對拳擊有不少誤解,其實拳擊並不是一種純暴力的運動,要鬥智鬥力,是一場博弈。又有人覺得拳擊對社會冇貢獻,其實唔係咁。」WBC(World Boxing Council)有一個WBC Cares計劃,鼓勵旗下腰帶拳手回饋社會。Tyson亦會教一些低收入家庭小朋友拳擊,又幫助癌症患者。目前Tyson並未有下一個比賽日程,但問到他的目標,他說:「我相信每一個拳擊手都係想做世界冠軍,雖然唔知得唔得,但我會盡力。」

二〇一六年,台灣藝人張孝全(右)因要拍拳擊電影,找Tyson陪他一起到泰國特訓。

Tyson以頸舉起20kg的鉛球,「比賽期間頸部有中拳的機會,所以要練埋頸部減低衝擊力。」

記者:黃桂桂

攝影:洪輝進、潘志恆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