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愛隨身攜帶存摺的舊式人。聽老輩說,一本紅簿仔在手,江湖救急借錢或入息證明什麼的,比eBanking可靠,因為借錢給你的也往往是舊式人。白紙黑字、吱吱響的打印聲音,份外帶來穩妥感。
既然隨身攜帶,少不免,路邊和巴士上,都跌過,慶幸都很快尋回。上星期,途經打簿機,一摸斜孭袋裏竟不在,可能剛才在體育館心急掏手機時抖落,盡人事原路歸去搜視,恐怕今次要永別了。老天可憐,給我眼尖見到一位先生手持紅色小冊,正步往體育館大門。
正常人不會空手拿着周街走吧,即使我也放袋中。我幾乎肯定他拾獲我存摺,遂冒昧發問。他呆一呆,反問我名字,我報上,他揭揭首頁,微笑交給我。我連連道謝。
愈想愈敬佩他君子。換轉誰,可能先睇睇人家儲蓄若干,都幾爽;他大搖大擺,恰反映他坦蕩蕩不打算偷窺,一心送到體育館(政府處所嘛)。要挑剔,當然可以嫌他憑啥查我名字,但他正為了保障物主啊。死心眼的話,唯有齊齊上差館,對雙方皆麻煩,幫你變成被你陀累,做人畢竟不能太私隱膠。某位先生,如果你記得4月12日,如果你看到這篇文章,容小弟在此再次感激。
我問過銀行,存摺打滿仍提供更換,但遺失了便不會發新簿,以後只能用咭。真是奇怪規矩,分明逼淘汰。
再說一件事。
近日在另一銀行開戶口,收到新咭。坦白說,我所有密碼用同一組(反正讀者們不會知道啦),我依A銀行的密碼輸入B銀行櫃員機,咦,連按兩次都顯示錯誤,我慌了,不敢嘗試第三次,因為眾所周知怕「食咭」呀。究竟哪裏出了問題?望真啲,不禁啞然失笑。
平時沒留意,number pad分兩種,1-9成九宮格排列,一種123在下方(如計算機),一種123在上方(如電話)。A櫃員機屬於前者,我習慣了,對着B櫃員機很自然照位置按,殊不知B屬於後者,難怪連續錯啦!讀者會問:「余家強你不看鍵盤嗎?」朋友,櫃員機number pad外加護罩,最需要看清楚的地方最不易看清楚,何等諷刺。
銀行一方面強調保安系統先進,一方面仰賴原始方法遮遮掩掩。網絡果然不能盡信,這才是我死握紅簿仔之原因。
[email protected] 逢星期五刊登
逢星期五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