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不認錯病害死香港(林忌)

死不認錯病害死香港(林忌)

早前審計署發表報告,質疑入境處長期未完成處理2,237宗懷疑假結婚個案,其中167宗更分別調查了6至11年都未完成。結果,入境處竟高調反擊、駁斥,指個案不能「一同而論」,甚至說:「對於一些不懂刑事調查的人胡亂批評執法部門的個案處理手法,嚴重破壞入境處專業形象,該處深表遺憾」。

審計署的確特別提到兩宗個案,指經大陸部門轉介後超過六年,因男疑犯去世而令涉假結婚案的兩名來自中國大陸的女子,在「證據不足」下未作檢控。這說明的問題是甚麼?就是有兩人經大陸方面的記錄,證實是重婚與假結婚,可是因為男疑犯去世,就無法把這些假結婚者繩之於法。

雖然我們無法得知案件詳情,可是以常理而言,由於無法起訴,即無法證明該案屬假結婚,亦因此無法取消他們以假結婚來港達成的「家庭團聚」,亦因此無法把涉案者驅逐出境,這不是入境處更應該關心的事情嗎?就當大家不懂「刑事調查」好了,我們只需要知道結果——如今的法律之下,究竟是否能「堵塞漏洞」,阻止他人藉假結婚去取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呢?

假結婚無法制止,究竟是入境處執法出了問題,還是法律上有漏洞?如果是前者,入境處當然要負責;如果是後者,入境處則是否應該要求政府修法,而非反駁審計署?何況,審計署更提出數據,如指根據入境處自己的監督查核指引,其助理首席入境事務主任,須每星期突擊檢查兩宗隨機抽選的個案,但2019年的記錄顯示,只抽選了18宗個案作出突擊檢查;全香港每年如此多人結婚申請家庭團聚,一年才突擊檢查18宗,這數字用任何標準來看,都是少之又少,那麼入境處還憑甚麼去質疑別人的批評?

事實上被揭發假結婚者,已屬真實個案的冰山一角;而能夠成功檢控的數字,就更加少之又少。對這方面有經驗的朋友當知道,除了假結婚特別是中港的個案,有更多非法入境者,利用雙程證與其他旅遊的簽證,在香港非法從事工作,原因就是相關法例在取證上有一定的困難。入境處如果認為現行法例的執行有困難,不是應該要求政府修例,又或者加強與中國大陸有關部門合作,而非反罵審計署嗎?入境處處長公開攻擊審計署,這對入境處的專業形象損害,不是比起「執法不力」更大嗎?

消滅反對派並沒改善施政

在入境處「反擊」審計署之前,早前就入境條例修訂中,給予入境處處長過量的權力包括禁止港人離開香港,保安局又攻擊大律師公會的法律意見為「未能反映事實,引起不必要的誤解而感到失望」,甚至近來更不斷攻擊質疑者為「失實描述」、「刻意抹黑」、「蠱惑人心、製造社會矛盾」;然而攻擊了一大輪,最後條例在保皇黨護航下通過之後,保安局又竟然突然「如夢初醒」,又忽然聽得明各個團體的意見,說政府會向立法會提交附屬法例,去訂明入境處處長的新權力,「只適用於入境航班」了。然而,保安局接受了意見,仍然要「死雞撐飯蓋」,繼續攻擊質疑者「引起恐慌」——好好地接受意見與批評,真的那麼難嗎?為何偏要死不認錯呢?

香港目前的問題,就是擁有權力者,永遠死不認錯;而且即使接受批評,也不會認真解決自己的錯誤。例如早前特首林鄭月娥,對三個月內四次出大錯的華大基因,竟說「懲罰須顧及抗疫能力」,卻從沒有問過,正是政府這種選擇執法,對無權勢的市民就嚴刑峻法,對有權勢者就輕輕放過包容的手法,才是政府公信力新低、民望繼續插水下跌的原因。說到底,還是那句「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沒有反對派監督的政府,不但沒有改善效率,而是繼續出錯,甚至是錯得更多,錯得更徹底,然後連修正的機會都錯過了,完全敵視監督與批評,最終害死全香港。

林忌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