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憂港入境例禁國民離開 WSJ指抗爭港人恐被困 倡效英收容

美憂港入境例禁國民離開 
WSJ指抗爭港人恐被困 倡效英收容

【本報訊】香港立法會周三通過《入境條例》修訂,賦權入境處長可限制任何人出入境,香港大律師公會等團體先後表達疑慮。美國及英國政府對有關修例亦抱懷疑,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發表聲明,對有關修例「深切關注」,憂日後香港像中國般任意動用出境禁令、包括針對美國的公民。外媒亦關注事件,指修例將使曾參與反送中運動的港人擔憂被困,促請美國跟隨英國收容香港難民。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周四發表聲明,對本港《入境條例》修訂表示「深切關注」,「華府對其(條例)內容、潛在用法、缺乏監督及問責性感關注。

■《華爾街日報》文章指修訂入境例,標誌香港再走下坡。

「港失人才是悲劇」

華府長時間以來一直擔心中國在沒有適當法律程序下,任意動用出境禁令,包括針對美國的公民。我們對香港當局未來採納類似的任意措施表達深切關注」。聲明亦促港府履行其承諾,列明新修訂條例只適用於入境航班。

英國外交部亦有發簡短聲明,指民眾離開香港的權利是受《基本法》保障,應確實維護。

《華爾街日報》(WSJ)編輯部周三發表評論文章,指入境條例修訂將令港府毋須經法院頒令,便可阻止本地居民及外國人登上飛機或船隻離開,標誌香港走下坡另一步。

文章又形容,修例屬去年港版國安法授權警方申請限制受查人士出境的「放大版」,將使數以百萬計曾參與反送中運動港人「有理由憂慮他們會被困」,且由於條文用字模糊,在港工作的外國人亦感擔憂。

《華爾街日報》文章又指,英國在1月底開始英國國民(海外)(BNO)特別簽證,質疑北京為免港人大舉移民令中方尷尬,因此「為香港裝上門鎖」,形容失去人才對香港是「悲劇」,且選擇離開的人都是2019年曾積極爭取自由人士,促請美國仿效英國歡迎從香港來的難民。

法新社指商界亦受影響

法新社就指《入境條例》修訂後,當局阻止任何人入境或離開香港的過程中毋須法庭批出手令,亦無法上訴,無論是民主派人士、律師或商界都表達憂慮。報道指儘管港府指條例只適用於限制抵港航班,但法律條文的字眼是可加諸所有入境或離開香港的人身上,而中國類似的出境禁令不僅會對反政府人士使用,商界人物亦會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