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DSE中文科昨日開考,涉及卷一閱讀及卷二寫作。今年課外閱讀篇章之一為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的作品《橘子》譯本,為首度出現在該卷的繙譯文本。有考生認為卷一難度不高,但部份篇章理解需時;有中文科老師則稱整體比往年淺,繙譯文本亦不難讀,相信考生只要有溫習便足以應付。
閱讀卷乙部的課外篇章有三篇,另外兩篇分別為台灣作家徐國能呼應《橘子》一文的《火車和橘子》,及文言文《說苑.立節》。甲部指定閱讀篇章考核則包括《逍遙遊》、《魚我所欲也》、《論仁、論孝、論君子》及《念奴嬌.赤壁懷古》。
卷二寫作,考生需三選一作答。首題提供一則社交網站的貼文:「經過這件事,我才明白到一心是我的知己,是真正了解我的人」,着考生記述時間經過並抒發體會;第二題則要以「隱藏」為題寫作;第三題則問考生是否同意富足的物質條件有利孩子成長。
教協理事、中文科老師張珉聰(圖)稱,今年的卷一反映「天道酬勤」,若考生不及格「唔係因為呢份係死亡之卷,而係因為唔溫書咋。」
他指卷一乙部該卷首度出現繙譯文本,但認為內容頗直白,《橘子》一文「繙譯工夫不錯」,不會令考生難讀;《火車和橘子》作者徐國能的另一作品《第九味》在2014年閱讀卷中亦曾被引用,被問到兩者的難度比較,張笑言今年「簡單好多」。
至於寫作卷,張形容題目淺白易明,同學「一定識解」,但若同學以「流水賬」方式敍述事件、未有以文章立意表達正面的品德價值觀,相信只會及格而不會高分;第三題則需注意扣題,舉例稱若同學寫「逆境造人才」但未有與「物質條件」緊扣,則可能離題。
他又指考生若以社會時事入題亦未嘗不可,惟相信在現今環境下考生會為了「安全」而多選用生活例子。
考生張同學稱閱讀卷比往年簡單,題目「好多都唔需要諗,可以背」。她指對第一二篇課外篇章相似感到驚訝,乙部長題目亦「都幾長」,需要時間思考,「有同學都做唔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