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冰川近20年倍速融化 可致缺水缺糧 印孟遭殃中國難安

全球冰川近20年倍速融化 
可致缺水缺糧 印孟遭殃中國難安

科學家發現全球近22萬座冰川在過去20年的融冰速度正加快,接近雙倍增長。衞星圖片顯示,在2000年至2019年間,全球冰川平均每年的融冰量達2,670億噸。專家警告除了令海水水位升高,如冰川繼續縮小將造成缺水缺糧的危機,印度和孟加拉首當其衝,中國亦會受威脅。

研究發現,全球在2000年至2004年每年的融冰量為2,270億噸,但在2015年至2019年間已升至每年流失2,980億噸,亦即平均每年加快流失的冰量達620億噸,20年間失去的冰量達4%。當中阿拉斯加佔整體融冰量20%;格陵蘭周邊佔12%;加拿大南北部各佔10%。

阿拉斯加最快 紐國縮至1/7

融冰速度最快的冰川位於阿拉斯加、冰島和阿爾卑斯山。北歐部份冰川的融冰速度則有減慢迹象,研究指是由於北大西洋曾現氣候反常,降水量增加和溫度下降。研究又指較矮的冰川雖融冰量較少,但改變幅度最大,如新西蘭的冰川縮至七分之一,歐洲的阿爾卑斯山的縮減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

科學家利用美國太空總署的衞星數據和新的統計方法,建立20年前的三維地形,覆蓋全球99.9%的冰川,是至今對全球217,175座冰川最全面和準確的評估。研究成果獲刊登於學術期刊《自然》。

科學家指人為排放造成的全球暖化加速高海拔和高緯度地區的冰川融冰,融冰導致水位上升。研究指過去20年所錄得的水位上升,有21%與冰川融冰有關,亦即每年造成0.74毫米的水位上升,影響力僅次於熱膨脹。

可擾亂下游區數十億人

英國里茲大學教授謝潑德指,冰川流失會擾亂居於下游地區的數十億人的水供應,尤其在乾旱年頭。

領導今次研究的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和法國土魯斯大學的研究員干戈內(Romain Hugonnet)解釋,融冰對位於塔吉克斯坦的帕米爾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和喜瑪拉雅山脈都有深遠影響,「喜瑪拉雅山脈的情況尤其令人憂慮。在乾旱的季節,冰川融冰為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和印度河帶來水源」。他續指現時融冰加速為當地人的水源短缺帶來緩衝,但如喜瑪拉雅山冰川繼續加速融冰,河流或因此乾涸,農業亦將受威脅,人口稠密的印度和孟加拉或在未來數十年面臨水源和糧食短缺,中國亦會受威脅。

他指施政者要及早規劃,又指格陵蘭和南極的融冰速度提醒我們要改變生活方式,「現在就要行動。」

英國《泰晤士報》/《衞報》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