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問學生「釣魚台被佔感受」

倡問學生「釣魚台被佔感受」

【本報訊】名創教育出版的《新領域公民與社會發展》教師用書(圖),建議教師問學生看區旗與區徽時有何感受,若感光榮自豪,代表學生本地居民身份認同較高,奏國歌時會感動反映有愛國情懷。書本又建議教師問學生對釣魚台被日本侵佔的感受,若學生感不開心、替國家不值等,反映其國民身份認同。

該書詳述中國改革開放後「一帶一路」及不同領域成就,但只提及中國人國民素質有改善空間,只有數頁提及三農問題、城鄉差異、貧富差距等。新書提及內地個人遊對港影響時,大部份與該出版社通識書相同,但提及的中港矛盾令港人居民身份與國民身份出現衝突的內容被刪去,僅提及會加重香港負荷和影響部份港人日常生活。

有關公民抗命部份,書本配上一張2014年佔領運動期間、夏慤道天橋掛有直幡的照片,惟未提及運動,僅指「部份市民或會通過公民抗命,爭取政府修改或廢除法例」,教師用書建議例子為2005年民間電台事件。

資深通識科老師陳志華指,培養身份認同應透過課堂活動等潛移默化,較少非黑即白地要求學生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