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成交額增86% 加稅影響需時觀察 港交所季績創新高

日均成交額增86% 加稅影響需時觀察 
港交所季績創新高

【本報訊】立法會昨通過本年度財政預算案後,本港股票印花稅稅率將由目前買賣雙方各付0.1%,提高至0.13%。港交所(388)代理集團行政總裁戴志堅在季度業績會上表示,市場已消化相關消息,未來會配合政府有關調整印花稅率的工作,但就指加稅後對港股交投影響仍需時觀察。港交所會繼續研究可否透過增加市場流通量、交易等以增加收入。

受惠港股今年初開局造好,港交所首季收入及其他收益,以及盈利均創下季度新高,收入按年升49%至59.56億元;盈利按年升70%至38.4億元。期內港交所亦刷新多項交易紀錄,包括港股日均成交額達2,244億元,按年升86%,而滬深港通北向及南向的日均成交額分別達1,268億元人民幣及608億元,同樣破季度新高。

港股踏入4月份後,日均成交明顯縮減至近1,600億元。戴志堅指出,4月份成交按年比較仍高出20%,市場流通性依然高,另外一大部份的成交是由新經濟股帶動,一些影響大型新經濟股的政策,將影響未來交投量。

港交所首季新股市場強勁,累計有32隻新股上市,總集資額達1,366億元,為去年第一季集資額的逾9倍,按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計算,便位列全球第三。港交所日後會探討不同方向增加上市途徑。至於該所正研究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上市機制,則未有細節及時間表。

未知中概股何時納港股通

港交所於收市後舉行股東周年大會,會議不設問答環節,惟場內有小股東嗌出問題,問及阿里(9988)等第二上市的中概股何時能獲納入「港股通」。港交所主席史美倫回應稱,此並非香港單方面可決定的事情,已不斷與內地監管機構密切聯繫,「我喺到講唔到時間表畀大家聽,但我哋會盡最大嘅努力。」

有小股東「翻舊賬」問到前年港交所收購倫交所失敗一事,董事會有否汲取教訓。史美倫表示,無論是成功或失敗的經驗均會汲取,並強調經歷過「不尋常的經驗」後,已學到日後若進行併購時,要多加注意的事項。她又表示,新一任行政總裁歐冠昇將於下月履新,董事會期待與歐合作。

港交所績後走低0.25%,收報488.8元。資深基金經理溫鋼城表示,近來業績符預期股份多數都是下跌收場,「資金傾向轉炒另一隻業績股」,加上港股成交趨向淡靜,料該股後市以窄幅上落為主,區間為430元至500元。華盛証券證券分析師聶振邦亦指,部份投資者或已考量港交所首季成績未能延續至第二季,故對其前景有所保留,後市要視乎新股市場能否重新發威,料500元阻力仍然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