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律政司長鄭若驊丈夫潘樂陶旗下安樂工程有份建造及營運的屯門望后石污水處理廠,被審計署揭發工程質量有問題,廠房尚未啟用,防侵蝕保護膜已開始剝落,處理污水的機件又採用了耐蝕程度較差的不銹鋼,紫外光燈清潔系統失效,導致經處理污水的大腸桿菌含量偏高。
審計署就望后石污水處理廠發表審查報告,揭發負責污水廠工程及營運的承辦商出現多項問題,報告未有公開涉事承辦商名稱,只稱作承辦商A。根據渠務署公佈資料,望后石污水廠合約批予「安樂-得利滿-中建聯營」,負責污水廠的設計、建造及營運,其中安樂工程的主席是律政司長鄭若驊丈夫潘樂陶。
審計報告指出,處理屯門區污水的望后石污水廠的工程2010年7月展開,2014 年5月啟用,最終建造成本17.747億元,超支6%。根據合約,廠房有機會接觸污水的混凝土構築物均塗上保護膜,可提供至少10年防護。但污水廠啟用前五個月,保護膜已開始剝落,約一年後剝落達15%,引致一些管道被堵塞,兩年後更出現大幅剝落,令構築物外露及受到侵蝕。其他污水廠的保護膜並無出現相同問題。承辦商2020年3月完成修補。專家發現剝落有多個可能成因,包括保護塗層受化學侵蝕和塗層分離等,渠務署委聘了大學進行調查,但至今未找出問題根源。
報告指出,2014年望后石污水廠發生未經處理的污水排放入泳灘嚴重事故,起因為用以清除微粒的幼隔篩發生機械故障,幼隔篩鏈帶的化驗結果顯示,鏈帶品質與合約規定有出入,採用了耐蝕程度較低的不銹鋼。幼隔篩的製造商則稱鏈帶不是他們生產,而是由鏈帶供應商供應。承辦商已於2015年更換所有鏈帶。
報告又批評,污水廠紫外光消毒設施的自動清潔系統啟用一個月前,已未能完全運作,有黑色油性物質阻塞,於是污垢在紫外光燈上積聚,令經處理污水的大腸桿菌含量偏高。承辦商需以人手頻密地清潔紫外光燈。
合約規定,承辦商須在建造工程於完工後起計的一年內,糾正工程缺漏。但審計署發現,在期限屆滿後的四個月,承辦商仍有944項缺漏工程未完成或糾正。原因是承辦商未有調撥足夠資源以完成工作,隊伍之間缺乏協調。
審計署建議,渠務署長應在切實可行的情況下及早完成有關混凝土保護塗層剝落的調查,以期找出問題根源,並採取所需跟進行動;並應探討提升紫外光消毒設施自動清潔系統的效能。
從審計署的調查可見,「安樂-得利滿-中建聯營」承建的望后石污水廠工程,由2014年起開始出現不同問題。但渠務署在2016年又將成本25.7億元的新圍污水處理廠工程,批給「安樂-得利滿-中國港灣聯營」。潘樂陶旗下安樂工程再次有份。而安樂工程過去曾公開澄清,指鄭若驊對公司任何股份並無擁有任何法定、實益擁有權或財務權益。
另一再次獲批工程的得利滿,翻查資料,得利滿為法國蘇伊士集團(Suez Group)附屬公司,蘇伊士集團旗下另一附屬公司昇達廢料處理有限公局亦承辦了多個堆填區及廢物轉運站的營運,並多次涉及排放超標污水的醜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