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還記得Blanca Cousins?她是英菲混血兒,2015年4月墮樓身亡,終年15歲。這宗悲劇揭示了兩姊妹在港出世後一直沒領出世紙和身份證,也沒上學,菲籍母親更逾期居港20年。審計署發現截至去年12月15日,有40宗逾期未辦理出生登記個案,其中七宗更逾期超過六個月。
審計報告顯示,截至去年10月底,嬰兒出生後43天或以上仍未辦理出生登記的個案有150宗。按部門指引,入境處生死及婚姻登記(執行)組負責向有關父母發出備忘通知,並把逾期超過六個月的個案轉介調查分科一般調查組調查。惟該150宗個案當中,有43宗(29%)未向有關父母發出第一封備忘通知,其餘107宗雖已發出第一封備忘通知,但其中95宗平均延遲六天才發出,最遲長達61天。
截至去年12月15日,有40宗逾期未辦理出生登記個案,其中七宗逾期超過六個月,但有五宗(71%)仍未轉介一般調查組調查。
審計署指出,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31日期間,有15宗逾期未辦理出生登記個案被轉介一般調查組調查,截至去年底有11宗已完成調查,但其中一宗個案,一般調查組在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期間,僅每月一次嘗試聯絡有關父母,每次都是在星期一至五撥打同一組電話號碼。當入境處2019年12月截獲父母其中一人時,檢控時限已屆滿。
另有三宗個案未能在四個月內完成調查,需向高級入境事務主任滙報以獲得指示,但個別案件檔案並沒有記錄相關討論的資料。審計署亦發現入境處有關處理逾期未辦理出生登記個案的指引,並沒有就展開調查訂定目標時限。
入境處稱,整體上同意審計署的建議,會探討今年第四季起分階段啟用新一代系統引入新功能,以追蹤處理出生及死亡登記的時間。由於每宗逾期未辦理出生登記個案的案情有別,也受不可預知的因素影響如疫情等巨細無遺地列出所有處理手法並不可行,但處方會在指引相關部份舉出一些彈性處理個案的普遍情況作例子,供有關人員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