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不能move on也不是一項罪名

西遊記●不能move on也不是一項罪名

奧斯卡最佳電影,果然是大熱門《浪跡天地》(Nomadland)。我的最愛,是贏了最佳原創劇本的《超犀女王》(Promising Young Woman)。

導演兼編劇Emerald Fennell,即是《王冠》(The Crown)個卡米拉,演員出身,也做過編劇,寫過《血腥迷戀伊芙》(Killing Eve)。第一次執導長片,一鳴驚人。2017年,《不得鳥小姐》導演Greta Gerwig,也是女演員,才第二次執導,之後再拍《小婦人》(Little Women),證明成功非僥倖。女權抬頭,讓有才華的女性得到相對公平的機會,才出到《浪跡天地》出到《超犀女王》,畢竟是件好事。

不識時務搞事 注定是悲劇

三十幾年前的《暴劫梨花》(The Accused),Jodie Foster被公開強姦,告上法庭,取不回公道不止,反被社會指摘。三十年多來,好像進步了,好像沒有,依然blame the victim。累積的壓力越大,反抗力也越大。來到《超犀女王》,女主角本來是個醫科生,七年前因為未能阻止青梅竹馬的女同學被侵犯,憤而退學,情願當個咖啡店員工,清貧地跟父母生活,過着社會上認定是低等的生活,也不願跟罪魁禍首們過着同一樣的幸福人生。

為贖罪好,為儆惡懲奸也好,每個周末,她總會打扮得要幾性感有幾性感,落夜店,扮飲醉,等待被執屍。獵物一旦上釣,以為有免費大餐可享用,她便似《最佳損友闖情關》的吳君如,突然回復清醒,在男人身上強行紋字。當年的加害者往後固然若無其事,早早忘掉前事;忘不掉,也詐作忘掉。就只有她不能放下。連受害同學的家人也勸她move on,再苦,總要生活。在blame the victim的大前提下,執着,讓他人活得不快樂,才是罪大惡極。

女主角也動過心,想過move on。失敗,還是想報仇。不單止要向強姦犯報仇,也向視若無睹的旁觀者報仇,向一味追求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當權者報仇。拿五歲女童被虐打致死的案件來比喻,女主角眼中,有罪的,不單止女童的父母、外婆,也包括學校的老師,甚至整個教育制度。在一個講求生活如常遠遠多於追求公義的世界,女主角的行為,叫不識時務,叫搞事,注定是場悲劇。

這是戲劇。戲劇需要滿足觀眾口味。觀眾需要開心。看《超犀女王》,一直推測結局肯定大團圓,沉冤得雪,女主角終於move on到,願意做回一個被社會尊重的好醫生,以後不再去夜店替天行道。估不到劇本不落俗套。誇張點形容,竟有少少讓我想起《七宗罪》(Seven)。《七宗罪》結局,警探Brad Pitt的老婆被殺,連環殺手Kevin Spacey跪在面前,老差骨Morgan Freeman力勸拍檔收手,一出手就輸。Brad Pitt還是一槍射爆Kevin Spacey個頭。二十多年來,我相信有很多編劇也寫過同樣具震懾力的劇本,沒有被老闆下令修改的,不知有沒有三個。算好了,在荷李活;在中國,老闆開綠燈,還要過政府一關。你看一看《少年的你》?

寧願錦上添花 也不予鼓勵

電影當然跟女權有關。不似Reese Witherspoon或Charlize Theron監製的作品,《超犀女王》會讓普通觀眾看得比較舒服。可能,因為它夠真實。真實是,男性固然欺凌女性,很多時候,女性欺凌女性,更無情。而且,女權之上,電影還問了一條更大的問題:每次有事發生,總有人會衝出去勸失意者堅強一點,時間一過,自然康復,回復正常。彷彿,如常生活是所有人的終極追求,無法正常,便犯錯。《超犀女王》告訴你,有選擇的,至死無法放下傷痕,至死無法回復所謂的正常,也不代表你有病,你可能只是比一般人多了一份道德感,少了一份自私。

電影選來Carey Mulligan做女主角,而不是看上去更加惹火的性感尤物,例如Margot Robbie。尤其Margot Robbie是其中一位監製。有人覺得,要Carey Mulligan做一個吸引到無數男人大讚beautiful的美女,有點勉強。實在太過高估男性。以我個人經驗,有得揀,男人當然揀Margot Robbie;不是人人也不是時時,有得揀。看見Carey Mulligan穿上短裙全身乏力地躺在梳化,個個男人也動起色心,合理非常。合理過五千萬噴水池被幾滴沐浴露弄壞。用把口噓寒問暖,又不是用行動,有甚麼難度?讚人beautiful是不用任何成本的。至於,舊同學一見到Carey Mulligan,飢渴到連口水也肯吞下,又如何解釋?只能說,未食過就是未食過,男人重視完成夢想的決心,肯定遠超於重視賣相。何況,如果符合觀眾期望,用Margot Robbie扮演同一角色,潛台詞豈不是絕色美女才有需要避免惹人犯罪,最好着樽領衫去蒲;其他尋常女子,打扮性感少少,就不是引人犯罪是自己犯罪?OKOK,我認我偏愛Carey Mulligan,《少女失樂園》(An Education)才不過十二、三年前的事,年頭看《考古奪寶》(The Dig),她竟然由少女一跳跳到貴婦級別。奧斯卡最後還是為Frances McDormand錦上添花,替她在影后殊榮上,維持住百發百中的紀錄,也不肯鼓勵一下Carey Mulligan。不要緊,逆向思維,可能只不過代表Carey Mulligan還未似師姐Renee Zellweger,曾經滄海到一個地步,演任何苦情角色也入型入格。

方俊傑

觀塘長大,壹仔打滾,偏愛西片、西劇、中日韓美女。利物浦快樂球迷,非西人一個。facebook : 方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