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售以往鮮獲關注,但去年國產無人機彩虹系列及翼龍系列在戰爭中幾乎改變戰局,攻擊型無人機造成的死傷令不少人震驚。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SIPRI)上月更新軍備交易資料庫,本報翻查過去五年紀錄,發現中國的翼龍及彩虹兩大系列無人機,出售或準備出售的數量達300架,成為具攻擊無人機的銷售最大國,主要出售到中東及非洲。美國同類的無人機MQ-9系列銷售量僅是其四分之一。有軍事專家向本報稱,中國可透過軍售影響他國的國防及外交,提升中國在中東及非洲的影響力。這些國家往往較為封閉極權,利用中國無人機打壓民主,甚至殺害政敵。
無人機作戰主要追溯至911事件後,美軍派無人機到阿富汗,主要是偵測及斬首,尤以美軍MQ-9去年炸死伊朗第二號人物蘇萊曼尼(Qasem Soleimani)最轟動。去年利比亞內戰及「納卡戰爭」,一改以往「一架起,兩架止」的無人機使用方式,大量使用攻擊無人機轟炸建築物及軍隊。軍事評論員黃東向本報形容具「劃時代意義」。利比亞內戰是首個無人機大戰,阿聯酋提供的中國翼龍-2大放異彩,多次擊落土耳其無人機,戰爭初期獲壓倒性勝利,直至土耳其派軍隊介入才被逆轉。據聯合國安理會去年1月統計,阿聯酋發動了850次無人機攻擊,土耳其僅攻擊250次,普遍認為翼龍-2贏得空戰。
利比亞在2019內戰,死亡人數過千,但現時沒有數字講述中國無人機在利比亞造成的傷亡,黃東說:「中國經常批評美國無人機濫殺無辜,但實際上這些使用者相對封閉,我們不知濫殺了幾多,但實際上一定喺有!」去年阿美尼亞及阿塞拜疆的「納卡戰爭」更將無人機使用推到極致。戰爭雖無中國無人機參與,但阿塞拜疆使用的土耳其攻擊無人機,亞美尼亞坦克、步兵車、火炮、導彈和各類車輛的損失數量都是阿軍的數倍乃是十數倍之多,亦導致亞國戰敗,逾3000士兵死亡。「無人機改變一個國際地區的戰略形勢,我相信連無人機公司也想不到。」黃東說。
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SIPRI)上月更新軍備交易資料庫,本報翻查2015-2020年五年中國的無人機軍售紀錄,發現彩虹及翼龍兩大系列無人機,一共向15個國家出售或即將出售超過300架無人機,尤以翼龍-2銷情最好,中國成為出口攻擊無人機的大國。相反美國的MQ無人機系列同期僅出口約70架,數量僅是中國四分一。「這是相當驚人數字,相對於一般有人駕駛的戰機及直升機,完全是不能想像。」黃東說。
台灣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蘇紫雲向本報解釋:「外國買中國無人機最主因是價格便宜,彩虹及翼龍2兩款無人機價格近乎成本價出售,大概是100至200萬美元(約776萬至1,552萬港元),美國MQ-9大概是3,000萬美元(2.3億港元)」蘇又稱,中國無人機在電子作戰、高度及偵測上不如MQ-9,中國彩虹及翼龍系列像「AK-47」:「就是便宜、大量、有基本的性能。美國的無人機就像M-16,比較精密、但是比較貴。」
根據軍備交易資料庫,中國的無人機一共賣去15個國家,主要在中東及非洲,當中巴基斯坦、沙地阿拉伯、阿聯酋、埃及、伊拉克及緬甸受惠最多,塞爾維亞是唯一購入中國無人機的歐洲國家,這些國家大部份都屬專制及封閉國家。這些購買國用便宜價錢,軍隊偵蒐及轟炸能力極速提高一個檔次,黃東相信「中國大量出口無人機將急劇降低戰爭門檻」。沙特聯盟現時利用中國無人機彩虹系列,攻擊國內武裝反對勢力胡塞組織,死傷亦從來沒公開。當中印邊境去年長期對峙時,與印度敵對巴基斯坦向中國購入50架翼龍-2,增添其地方影響力,印度去年隨即爆出計劃向美國購入30架MQ-9。
美國傳統上用無人機於反恐,但蘇紫雲稱專制國家的「反恐」卻非真「反恐」,而是將異己當成恐怖分子。近月陷入內戰的緬甸,一直都有購入中國的軍備,緬甸軍政府日前被指利用中國無人機彩虹-3,在高空觀察地面活動,按形勢指揮部隊打擊示威,彩虹-3有轟炸能力,詹氏首席無人系統分析師黃加榮曾稱:「部署無人機是旨在恐嚇民眾的心理戰策略」。
中國無人機輕易協助極權國家維穩,軍售就有外交的意義,蘇紫雲稱這些中東及非洲國家購入中國無人機,「裏面的通訊軟件或彈藥都要跟中國購買,後勤維修同樣要依賴中國,那中國就可強化這些國家的合作與連結。」
蘇相信,隨着美軍退出阿富汗及減低中東影響力,加上中國出口武器較美國少考慮人道人權,相信中國將搶食中東的國際真空權力。從另一個層面,黃東認為甚至「可牽制一個國家,不聽話就減少出售,甚至斷絕武器供應。」
目前中國無人機作用僅限於小國,無法在大國肆虐,原因是無人機速度慢,亦沒有隱身功能,故只要稍有能力的防空系統,亦能擊落彩虹及翼龍系列。
不過,現時各國無人機發展一日千里,中國日前亮出聲稱能隱身及高速的無人機攻擊-11,亦表示能做到「蜂群戰術」,無人機形同「飛行戰艦」,搭載多間小型無人機進行攻擊。黃東相信:「無人時代開始來臨,無人機、無人車都已投入戰場,未來攻擊無人機一定會比以前蓬勃,去到瘋狂的狀態也不出奇。」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