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修例案去年422人還柙 在囚人口創10年新高

反修例案去年422人還柙 在囚人口創10年新高

【本報訊】警方聯同律政司在過去近兩年不斷拘捕及檢控抗爭者,本港在囚人數屢創新高。懲教署發表2020年工作回顧顯示,因反修例運動案件陸續上庭,每日平均還押在囚人口升至1,962人,創近十年新高。去年涉及反修例運動而進入懲教院所共422人次,當中181次屬服刑人士,其餘241次屬還柙候審人士。

懲教署2020年工作回顧中披露,去年全年收納至懲教院所(包括還柙及定罪)共11,967人次,較2019年的14,224人次減少16%。院所每日平均在囚人口為6,902人,亦較2019年7,737人下跌11%。去年收容率則為62%。該署解釋,因去年上半年疫情嚴峻,案件審理工作受到影響,間接令收納人次減少。

不過,懲教署每日平均還押在囚人口創下近十年紀錄,由2011年的1,436人上升至2020年的1,962人,增加37%,去年單日還柙人數最高達2,195人。懲教署解釋,還柙人數增加源於反修例運動被拘捕的個案陸續進入司法程序,並預期相關數字今年持續高企及有進一步上升趨勢。

擬要求青少年犯學歷史

去年因涉反修例運動而進入懲教院所共422人次,當中181次屬服刑人士,其餘241次屬還押候審人士。有關人員涉及案件包括非法集結、管有攻擊性武器、縱火及參與暴動等。去年懲教院所內有134人被視為高保安風險人士,即「甲類在囚人士」較2019年的43人多12人,當中涉及反修例運動罪行而服刑者有兩人,12人被還柙候審。

統計數字亦顯示,2011年至2020年間,21歲或以上男性和女性還押在囚人口分別增加49%和20%,導致荔枝角收押所和大欖女懲教所的在囚人口經常超逾其收容額,懲教署已分批將部份還押在囚人士分別轉移至赤柱監獄及羅湖懲教所收押。

懲教署針對涉反修例運動案人士被判入獄,正構建「青少年研習所」(Youth Lab),並以壁屋懲教所為試點,對青少年在囚人士進行心理修復與重建,調整思維模式,加強守法觀念,並會按成效逐步推廣至其他懲教院所。該署又會推行「一切從歷史出發」教育活動,透過講座、工作坊等,協助青少年在囚人士認識歷史,提升對國民身份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