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水長假期由周四開始,無咗北水的購買力,自然認為港股失去上升動力,但這個形容似乎在往年較適合,剛剛農曆年那次長假,北水休息時港股炒到癲,反而北水重開的那天便反高潮,開始了兩個月的跌浪。
由北水重開的2月18日至本周二,恒指跌了1,805點,ATM三股已佔1,324點,在這段時間錄得升幅的,都是較少人吼的舊經濟股,中行(3988)、滙豐(005)、中移動(941)及長和(001),四隻加埋先得266點,幫ATM買塊膠布都唔夠啊。
港股跑輸,梗係代表有資金流走啦,但青冰用彭博的數據睇過,這段時間北水仍有流入逾三百億,而個股的淨流入數字,只能用Webb哥的CCASS數據作推算。原來騰訊(700)在這段時間錄得198億元的淨流入,相反美團(3690)就有199億元的淨流出,兩者分別累跌16%及27%,換言之,如果北水無走去頂騰訊,相信個市會跌得更慘。
其餘錄得大額淨流入的,分別是中移動的137億、小米(1810)的91億、安踏(2020)的65億及中國宏僑(1378)的31億,安踏作為恒指新貴,內地有追蹤指數的基金,不難理解;但中國宏僑應該是較冷門的選擇,有北水加持,這段時間累升逾3成,大幅跑贏大市。
至於淨流出的股份,熱炒股佔多數,吉利(175)、贛鋒鋰業(1772)、微盟(2013)、比亞迪(1211)、中國飛鶴(6186)及金山軟件(3888),均錄得約20億元的流出,而早幾日批股的藥明生物(2269),更有57億元大額流出。
熱門股被北水離棄,跟中國抱團股閃崩不無關係,滬深300指數自上次北水重開後,累跌12%,跑輸環球市場,如A股仍未能扭轉頹勢,相信港股都難逃有波幅冇升幅的走勢。
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