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反修例事件及疫情引發的「限聚令」後,港府仿效大陸政府,直接將「城市管理」(城管)手段引進,而城管在大陸可謂惡名昭彰,對平民喝罵、圍毆,甚至毒打,上年更有一位廣西賀州鍾山縣城管局局長,因不願配合學校的防疫測溫設備,派挖泥機把學校校門挖空,盡顯無上「官威」。
藉反修例事件為名,政府容許港鐵、大學等原本容許公眾自由進出的地方「加強」守衞,現時要進入大專院校均必須實名登記,甚至部份通往大學的天橋等均加建圍欄、鐵網,從外面觀望,一如鐵牢籠,更不要說隨處可見的監控鏡頭。更甚者是港鐵公司,日前職員是執法人員「上身」,對懷疑使用特惠八達通的青年施行「跪頸」私刑,一個只是罰款500元的《港鐵附例》,卻令職員如此瘋狂,原因在何?
德國電影《死亡實驗》取材自「史丹福監獄實驗」,劇情圍繞一位計程車司機為了酬勞,自願參加一個心理實景測試,科學家把獄卒、囚犯、平民的身份「大風吹」,而被賦權為獄卒角色的人,和「囚犯」身份的人相處不足兩天,經已發生嚴重衝突,他們遂對「囚犯」進行管教、懲罰,用不同的方式虐待他們,最後不得已要停止實驗。
《死亡實驗》的原型,就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的研究而來,菲利普認為人類會在特定的設計、社會規範下,變得去人性化,會通過服從權威,而失去辨別是非能力,並以身不由己、生計等理由替自己的不人道行為說項,凡此種種,菲利普統稱為「路西法效應」,形容人性集體墮落的可怕現象。經典的例子有納粹德軍、紅色高棉進行的種族屠殺等,納粹德軍頭目艾希曼被捕受審時,就是堅持自己執行軍方命令「無罪」。
無獨有偶,便利於《緊急法》的賦權下,各式各樣的「防疫令」促使康文署設施職員、大廈管理員甚或食肆職員等,亦能恣意要求使用者提供個人資料,以作為安心出行的替代品。港府向市民佯稱的保護私隱,也因為場地職員能夠致電「檢查」真偽而不攻自破,由此足見,「路西法效應」正在香港急速擴散,不論是在位的港府官員,還是每月只支微薄月薪的外判職員,都在協助執行各式各樣的任務,對平民百姓不停施壓。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腐化,當政權要求人民配合,並賦權予部份人成為特權分子時,香港走向完全「城管化」,與深圳河以北全面接軌,只是時間的問題。
顧書維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