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倫敦金騙案出現新手法,有本地倫敦金投資公司勾結內地資產管理中介公司,在內地舉行講座,以低風險、高回報吸引內地投資者,令其短時間盡失所有投資金額。警方昨拘捕五男二女,涉串謀詐騙及洗黑錢,騙款高達2.3億元,事件涉及116名內地受害人,最大單一損失1,300萬元。
被捕七人全為香港人,35至76歲,其中一人法國籍,懂中文及廣東話,七人分別是本地一間註冊金融公司負責人、董事及戶口持有人。警方昨搜查該金融公司中環及長沙灣辦事處,並搜查被捕人的住所。行動中撿獲電腦、銀行戶口紀錄文件、83萬元現金,並凍結資產約7,700萬元,財富調查組將跟進調查。
警方指,騙徒利用本地倫敦金投資公司,透過內地中介公司舉辦投資講座,以低風險、高回報作招徠,以每年13至27厘回報率,誘使受害人投資倫敦金,並交出網上投資戶口名稱及密碼予內地中介公司,再作出不合理的倫敦金買賣,其後受害人被通知有關投資失利,損失全部投資金額。
有關詐騙活動2013至2018年間進行,受害人均為內地人,他們參與有關投資計劃由不足一年至五年不等,大部份均為兩年以上,當中最大宗單一損失受害人,為年約60歲的貿易公司經理,兩年內損失全部投資金額共1,300萬元。
警方接獲受害人的兩名香港代表律師報案,之後展開調查,顯示內地中介公司作虛假陳述,聲稱投資低風險、高回報。當中發現高槓桿、高頻率,以及大量不符合投資邏輯的交易。高槓桿為只要金價有些微變動,都會損失大量金錢;高頻率是即使金價無明顯上落,受害人被安排進行大量無意義的賣出買入交易,承受大量交易費;不合邏輯的買賣,即以高市況買入、低市況賣出的手法,令受害人短時間內損失所有金錢。
有關涉案內地中介公司,商業罪案調查科訛騙案調查組總督察陸振中昨指仍在調查中,不排除稍後有其他拘捕行動。據知,警方會通知內地執法部門展開打擊行動。警方呼籲市民投資倫敦金或貴金屬要審慎,要了解有關公司的背景及風險,簽署投資文件亦要清楚了解細節,別輕易簽授權書,及將投資戶口名稱及密碼交予第三方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