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信用系統殺到  食肆分四級 打針有特權 虛報罰五千

社會信用系統殺到 
食肆分四級 打針有特權 虛報罰五千

【本報訊】特首林鄭月娥早上高唱共產黨「為人民帶來美好生活」,港府下午就公佈引入形同內地社會信用系統的疫苗氣泡措施。明日起港人進入食肆、酒吧等多類處所的資格,將由有否注射疫苗和是否掃描安心出行兩大因素決定。當局亦會修例加入顧客刑責,今後亂填紙仔及提供假針卡者,會被定額罰款5,000元。

政府提出以疫苗氣泡為基礎,明日起放寬各項社交距離措施。食物及衞生局長陳肇始表示,食肆分為A、B、C、D共四類,其中A、B類分別為現時可提供堂食至晚上6時和10時的食肆,每枱人數上限分別為二人及四人。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

光顧C及D類食肆須掃安心碼

新增的C和D類食肆分別獲放寬每枱人數上限至六人和八人,堂食時間分別延長至凌晨12時和2時。不過,顧客屆時須強制使用安心出行,不可再「填紙仔」登記資料。若15歲或以下小童沒有智能電話,同行成人使用安心出行即可,沒有智能電話的長者可使用指定表格登記到訪資料。

兩級食肆亦規定員工須接種疫苗,C類須打至少一針,D類要完成兩針接種。若食客想光顧最多八人一枱、宴會上限可提高至100人的D類食肆,須打至少一針。食肆可選擇以隔板等形式分隔不同區域。

食衞局常任秘書長劉利群表示,資科辦將研發相關應用程式,食肆員工只要掃描針卡的二維碼,就能憑顏色區分客人接種疫苗數目。當局會修例設立針對顧客的刑責,若食客故意提供假資料,可處定額罰款5,000元。不過,新規例沒有賦予食肆查核食客身份的權利,劉利群承認有人或會展示他人的針卡,若食肆明知客人使用他人針卡但仍容許入內,同樣會被檢控。

除食肆外,酒吧等五個停業多月的處所亦會重開,大部份處所的員工和顧客同樣須接種至少一劑疫苗。特首林鄭月娥去年11月稱社會有聲音指若食肆強制使用安心出行,但食客不願意使用,即不能找地方吃東西,因此須小心處理是否強制使用;事隔五個月林鄭打倒昨日的我。

受影響員工若因健康理由未能打針,可以填寫申報表格並提交醫生證明書,但須每隔七天進行鼻腔和咽喉合併拭子樣本核酸檢測,若員工作出虛假聲明需負刑責;有關規定適用食肆員工。

婚禮、股東大會、宗教聚集的參與人數獲放寬,參加者逃不過捱一針的命運。30人為上限的本地遊旅行團只須員工打針,團友須使用安心出行。

政府硬推措施,截至昨晚8時的過去24小時,再多16,200人預約打針,較前日同期的15,900人微升1.9%。

民主黨醫療政策發言人袁海文認為,食肆分級制尤如「聽從政府的信用評級」,以「安心出行」應用程式為主軸,市民即使接種疫苗,但拒絕使用「安心出行」,權利就被剝削,包括不能光顧C、D類餐廳。

根據內地的社會信用系統,人民會被分為 A、B、C、D 四個誠信級別,級別越高者,在社會各處行動都會更為方便,例如租車不需按金、享有較低的貸款息率等;至於低分者,有可能被限制人身自由,不能購買飛機票、火車票,甚至影響子女的學校選擇。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食肆分區作用不大,因員工會穿梭不同區域。疫苗打第一針只有兩至七成保護力,政府此舉只為吸引更多人打針,大於防疫。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