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足球主要講求速度、力量及整體配合為主,球員的個人技術已不再是重點。很多波齡超過2、30年的球迷都會將以前和現今的足球作比較,最大分別就是現今足球在戰術上有太多變化,卻忽略球員的個人風格。
現代足球的競爭性越來越強,皆因大部份球隊在戰術上都着重整體打法為主,不論進攻或防守也好,球員可以利用體能去彌補技術上的不足,所以就算隊內沒有技術特別出眾的球員,也能取得理想成績。今屆以年輕球員為骨幹的愉園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陣中雖缺乏重心球員,但在港超聯仍能於三支爭標球隊身上取分,反映現今足球整體配合的重要性。
不過從觀賞角度而言,始終會令球迷失去焦點。以往球迷睇波可能會將視線集中在某幾位球員身上,正所謂「得中場得天下」,中場指揮官自然會受較多注目。在我睇波的年代,最喜歡睇山度士、譚兆偉及招重文這幾位中場大腦比賽,亦曾有幸與他們合作。山度士踢法靈活多變,左右腳傳球、射門皆準確;譚兆偉善於短傳入楔,踢法極具侵略性;我最喜歡的就是招重文,閱讀球賽能力極高,簡直是一位球場上的教練,幾位都是獨當一面各有特色的好波之人,所以往往都能成為球迷焦點。
不過隨着足球潮流的轉變,中前場進攻球員亦須參與很多防守工作,所以「10號位」在球隊中的功效已經大不如前,很多教練也寧願用上一些戰術執行能力較強的球員,令有特色的球員也需要迎合球隊的需求,要數香港這一代10號仔也只剩下林嘉緯(中)一人,之後還有沒有其他?但……還需要嗎?
陳偉豪 前港隊隊長
周三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