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百客觀禮 4人限聚永續  職工盟:不如老實啲叫「禁止遊行令」

准百客觀禮 4人限聚永續  
職工盟:不如老實啲叫「禁止遊行令」

【政策矛盾】

【本報訊】政府昨以本港疫情緩和為由,宣佈明日起放寬婚禮、周年股東大會及宗教活動的群組聚集限制人數,惟獨限聚令卻仍然維持四人。民主黨指疫情既已緩和,質疑政府堅拒放寬限聚令是政治考量。職工盟諷刺限聚令應改名為「禁止示威集會遊行令」,「係咪想五一遊行唔畀人行,然後六四集會唔畀人去維園,七一遊行又唔畀人去集結?」

食衞局局長陳肇始稱,宗教禮儀以外沒有供應食物或飲品的婚禮,以及周年股東大會等商務會議,明日起人數上限由20人提升至室內最多50人及室外最多100人;宗教聚集或活動人數上限提升至室內容納量50%及室外容納量100%,前提是年滿16歲參與者至少接種第一劑疫苗。

被問到為何不一併放寬限聚令,是否與五一遊行及六四集會等活動有關,以及是否須有一定疫苗接種率,政府才會考慮放寬限聚令,陳肇始並無正面回應,僅稱「限聚令放寬都係在於好多因素,唔能夠一下子咩都放寬,𠵱家要逐步有序放寬。」她續指若社會有更多人打疫苗,建立保護屏障,便有更多條件放寬。

政府去年6月16日一度放寬限聚令人數上限至50人,當時陳肇始強調限聚令基於公共衞生,絕對無任何政治考慮,又指限聚令上限50人是與婚禮、股東大會等看齊。惟去年7月爆發第三波疫情至今,限聚令一直徘徊二人或四人,今次政府放寬婚禮、股東大會人數上限,限聚令人數上限亦無看齊。

近日向警方申請五一遊行的職工盟總幹事蒙兆達指,現時食肆獲放寬至六人或八人一枱,室外婚禮更可100人,「但係出到街就要維持四個人,完全冇邏輯可言」,反映限聚令不是為防疫,而是用以禁制所有可能出現的遊行集會,「乜都可以放寬,乜都可以逐步鬆開,但就唯獨限聚令收到緊一緊,一啲都唔肯放。」

蒙兆達指政府「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你唔好再話因為防疫而要繼續維持限聚令,你不如索性將限聚令改名,叫做『禁止示威集會遊行令』,咁咪仲清清楚楚囉,話個真相畀人聽,無謂遮遮掩掩」。他促政府重新考慮批准遊行集會及理性討論當中的防疫措施,「係咪五一遊行唔畀人行,然後六四集會唔畀人去維園,七一遊行又唔畀人去集結,咁去永續限聚令?」

民主黨:拒放寬屬政治選擇

民主黨主席羅健熙亦斥,「除口罩食飯係安全,但喺街上戴口罩反而唔安全,一定係政治因素考量,由於街上限聚令對經濟嘅影響比商界嘅壓力細,政府可能最尾先放寬限聚令」。他稱,隨着疫情緩和,除遊行集會、請願及記者會等,相信警方一般不會太留意市民在街上遊逛的人數,認為政府以限聚令滋擾遊行集會,「實際上限聚令未必有幾大用途,但對遊行示威就會好煩,限聚令完全覆蓋晒所有其他嘢,係政府一個政治選擇」。

對於限聚令仍然維持四人,市民陳先生指出,政府早前曾放寬食肆四人一枱,但限聚令仍然維持二人,「都係避免放寬太多市民出嚟,有共同目的食飯就得,有共同目的行街就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