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務署•浮萍•綠色癌 - 鄧達智

渠務署•浮萍•綠色癌 - 鄧達智

曾經旅行南美洲?

秘魯接壤玻利維亞,兩國共擁,世上第一大淡水湖Titicaca不會錯過。

湖周邊山形並不雄偉,除了大,還示範遊客,傳統原住民群體居住,漂浮湖泊,以蘆葦草編織的「人造草地」;餘者,並無特別吸引之處。

泛舟湖上,導遊資訊加深對綠色癌症Green Cancer的認知。

遊Titicaca,距今大概十五年,之前老早認識讓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舊名易記「農林署」)煩惱不已,原產中南美洲,現已攻陷東南亞、南亞地區,在毫無天敵的情況下,漫山遍野延伸殺害其他自然物種,令自然守護者聞名色變「薇金菊」(Mikania Micrantha);當時Titicaca正被浮萍(Lemna Minor)肆虐,為打救這片比不少小國面積還要大的湖泊,本來已經不算富裕的玻秘兩國簡直雪上加霜。

水上漂浮萍作為綠色植物,對湖泊不是更優化嗎?

「知人口面不知心」,綠色不一定全優,披上綠色外衣,而傳統概念代表流離失所,浪蕩無家的浮萍表面既小兼可憐,誰知生命力與擴張力之巨大遠遠超過不太懂其殺傷力的一般人。「⋯⋯只要一點浮萍掉落淡水中,在大眾不為意,不識其害者的疏忽下,瞬間膨脹,一夜之間,半片湖面猶如細胞分裂迅速長滿,湖水先失氧氣、再失養份,魚蝦先死,倚湖為生的湖民不單止損失生計,周邊居民連食水都成問題⋯⋯」關心環境的導遊語重心長。

過去良田阡陌,河道魚塘縱橫吾鄉屏山與兄弟鄉廈村共擁,今之天水圍;慨嘆在城市發展與財迷心竅下,一個小小濕地公園(及周邊豪宅發展項目)怎可比較原生態濕地之雄偉壯麗?如非配合聚星樓風水格局被保留,相信屏山天水圍圖書館前,已被迫失去三分一水面的魚塘,老早煙消雲散。如今在渠務署管轄,成績比不少「高薪養殘」政府部門份內項目已甚優勝,可惜最近一星期間,塘面被浮萍幾近完全殲滅,卻仍未見人員料理;情況迫切,敬請渠務諸官,是時候關注了!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