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海景的房子,香港人都情有獨鍾,儘管每一次提起海邊的房子,總有很多台灣朋友會苦口婆心的勸我們不要買,說海邊樓維修保養很麻煩、濕氣重、容易發霉、空氣都是海水味道、晚上海面一片黑、想喝牛奶不需要買一頭乳牛……
儘管我們已經移民台灣四年,還沒有在台灣買樓,但我們在這四年間常常去台灣不同的縣市看店面、看住宅,有時候找合適的地點開餐廳或買一處自己喜歡的地方,都是一個尋尋覓覓的緣份遊戲。
最近,我們重新規劃其中一間餐廳的內部整修,再次忙碌起來。當然在台灣做生意也不忘要work life balance,我們最愛在人家放假的時候努力工作,等到平日遇上風和日麗的日子,我們就馬上抽空放假輕鬆一下。
前幾天我們就約了台灣朋友,一起把小孩送上學後,早上八時出發,從桃園直奔宜蘭。第一個行程就是去看我們的建築師兼小型發展商朋友,在宜蘭海邊開發的地產項目。
宜蘭堪稱台北人的後花園,從桃園出發,只需一個多小時就已經到達田野處處、海邊湖景樣樣皆有的宜蘭。建築師朋友帶我們參觀的項目,一邊臨近湛藍的太平洋,另一邊就可享廣闊壯麗的湖景,又海景又湖景的地產項目,尤其對香港人來說,就是只看看也心滿意足了。
走上海邊白色房子的三樓,眼前一亮,同行者都發出驚嘆的「嘩嘩聲」。幾乎一望無際的太平洋就在眼前,那天雖然是風和日麗,但太平洋海岸卻已經有點驚濤駭浪的感覺,一個個捲浪應該也有一兩米高!不敢想像如果遇上颱風,眼前這個海景會有多麼澎湃。這個太平洋海景單位大約一千多呎,盛惠台幣一千多萬,這個項目最有特色的是,發展商可以幫你把這個度假屋像酒店形式出租和管理,讓度假屋成為一個有租金回報的投資項目。
不過可惜台灣大部份沿海地帶風高浪急,不像東南亞海邊的水清沙幼,風平浪靜得可以讓人暢泳。這個太平洋的海灘,只能遠觀不能褻玩。
人生中要買一間海邊的度假屋,對我們這些香港人來說都覺得天方夜譚,彷彿一世都不會有機會。台灣四面環海,這個海景度假屋夢好像也不是遙不可及。來了台灣生活幾年,放假的時候越來越喜歡往東邊跑,宜蘭、花蓮、台東有着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風光明媚的時候,確實可以讓很多城市人有一個完全放鬆的環境放假。
我們那天看房後,還一起去宜蘭的五星級酒店吃午餐自助餐,下午二時多就滿足地開車回家,到達桃園家還不到下午四時,還來的及等小孩放學,讓人有一種偷得浮生半日閒的悠閒寫意。
從太平洋海邊小屋回來後,我們都幻想,有一天真的可以買一間海邊小屋,讓我們偶然即興度假,就讓我們還未夢想成真之前,憑着這份夢想的原動力努力賺錢,也先早點睡覺,在美夢中度假去吧!
Cass(King Kong 媽媽)
80後土生土長香港人,三個小男生的媽媽, 2017年舉家移民台灣, 重新出發,在台灣經營着四家餐廳。 著有《King Kong全職爸媽大作戰》和《移民台灣大作戰》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