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昨公佈將「回港易」計劃擴展至所有身處內地的港人,今日起可網上預約,最快4月29日來港免檢疫,除原有兩個陸路口岸共5,000個名額外,新增機場口岸每日1,000個名額。政府指內地疫情平穩及相關港人仍需接受定期檢測,計劃沒設熔斷機制。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昨於記者會上指出,「回港易」計劃擴展至所有身處內地的港人均可申請,申請流程及資格大致相同,唯一不同是申請人可經機場抵港,今日起可網上預約,申請4月29日至5月16日的預約名額,最快可乘搭4月29日從內地抵港的航班,但須在機場接受採樣檢測及待有陰性檢測結果,才可入境,並須在第12日接受強檢。
陸路抵港的港人則須在粵港及港澳兩地認可的醫療機構進行檢測並獲陰性結果,以及入境後須在第2日及第12日接受強檢。
聶稱如計劃順利進行,政府會考慮5月中開放「來港易」計劃予身處廣東省及澳門的非港人使用,又提醒港人返回內地時仍需接受當地檢疫安排。
被追問內地部份省市仍有確診,為何計劃不設熔斷機制,聶德權指內地疫情緩和已有一段長時間,計劃又列明內地回港人士 ,過去14日不可到被衞健委列為中或高風險地區,「相信若有內地省市出現疫情,衞健委自然會將相關地區列為中、高風險,曾到過當地嘅港人已不符合條件」,加上相關港人須接受定期檢測。
民主黨醫療政策副發言人袁海文認為,涉跨境的寬免防疫措施有必要設熔斷機制,否則有機會增加疫情風險,「唔明白點解(回港易計劃)唔做,之前有幾波疫情都係(跨境)過份寬鬆引發,而且都試過『回港易』有人確診,如果唔設熔斷機制之類關卡,擔心可能會引發另一波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