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即將向立法會提交修訂《醫生註冊條例》草案,免試引入海外港人醫生,外界質疑旨在架空醫委會,逐步從內地醫學院引入醫生,多個醫生團體反對修例。食物及衞生局為加強游說,不惜用公帑聘公關公司,包括由財政司司長前政治助理羅永聰成立的「蘇杭街一號」,惟政府以仍在計算為由,未有交代涉及費用。有醫生組織指今次政府企硬修例,聘請公關公司無助收窄與醫生團體的分歧,質疑有浪費公帑之嫌。
特首林鄭月娥在去年施政報告答問大會中表明視引入海外港人醫生是一場「冇硝煙嘅仗」,今年2月出席答問大會時再次提出引入海外港人醫生,更強調政府不會跪低,希望議會支持。政府今季將向立法會提交修訂《醫生註冊條例》草案,會於醫委會外成立一個委員會,揀選不多於100間認可海外醫學院;於相關醫學院畢業的港人醫生,在本港公營機構工作最少五年便可以免試正式註冊。
當局近期不斷約見不同醫學團體爭取支持。據悉,為加強游說工作,食衞局決定聘請公關公司協助,包括由羅永聰成立的「蘇杭街一號」,羅已多次出席局方與醫生團體的會面。
惟政府與醫生團體存在很大分歧。醫學會司庫楊協和表示,醫學會立場沒有改變,堅決反對免試引入海外醫生,惟局方對修例一意孤行,僅口頭承諾先聘請所有本地醫科畢業生,有空缺才聘請海外醫生,並非寫在法例上。對於醫學會其他關注如揀選認可海外醫學院的具體準則以及為何不加強挽留醫生等,局方均沒有明確回應。
現時立法會由建制派把持,完全可發揮橡皮圖章的角色,政府毋須擔心不夠票,楊協和擔心草案交上立法會後變得更差,「𠵱家話要喺公營機構做五年,可能上到立法會變成六個月;𠵱家話要係香港人,可能到時唔需要」。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會長馬仲儀指政府未有回應業界關注,雙方談判空間很小,質疑為何仍要浪費公帑聘請公關公司,「如果唔係用公帑,我唔會評論請唔請公關公司,我最關心係方案內容」。她指推銷政策理應是政府官員工作,估計或與一直處理方案的食衞局前副秘書長方毅離開,接手官員不太熟悉情況有關。
食物及衞生局表示,透過邀請報價的方式委聘「蘇杭街一號」協助籌備及推動與修例相關工作,包括安排約見不同持份者會面,例如醫學團體、前線醫生組織、醫學生及病人組織,以及製作宣傳品等。由於該局正與該公司商討及制訂具體工作內容,故委聘涉及的最終費用仍然在計算當中。
羅永聰表示,其責任在於拉近政府與持份者分歧,準確帶出政府及持份者意見給予對方,並向公眾解釋政策。對於有醫生質疑修例必會獲得通過,政府不應浪費公帑請公關公司,羅指:「要去質疑政府請公關公司係好合理嘅,因為公關係好難做,但難做唔等如唔值得做,唔應該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