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義教育,會培養出一代「自討沒趣」的強國人!
UFC女子格鬥錦標爭奪戰,中國張偉莉被美國露絲第一回合高掃踢技術擊倒,內地小粉紅立即反枱,指裁判不公,認為在張偉莉被踢中倒地後,對手撲上前攻擊頭部,她可以繼續比賽,不應介入終止判露絲勝出。大家只要睇慢鏡,清楚見到張偉莉被踢中下巴後已經失去保護自己能力,沒有甚麼可爭拗,拳證決定正確。小粉紅玻璃心盡碎,是因為這位美國立陶宛裔格鬥家,在記者會中表示仇恨共產黨,因立陶宛受盡蘇聯欺凌,她喊出了冷戰反共口號:Better Dead than Red,即「寧死不紅」。於是一場格鬥娛樂立即升呢成為國家民族尊嚴問題,結果,被人家一腳KO,心中難受,惟有諉過於裁判。做小粉紅實在痛苦,明明不過是比賽娛樂,最後變了集體自虐行為。
翌日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香港跟隨內地不作直播,於是,錯過了華人女導演趙婷憑電影《Nomadland》奪最佳電影、導演殊榮的興奮時刻,其實過去一年,由威尼斯金獅獎、英國金球獎及美國奧斯卡,趙婷揚威國際電影界,這是華人女導演重大成就。結果?當然又係玻璃心「自討沒趣」。這一切源於趙婷在2013年,接受美國電影媒體Filmmaker訪問,記者問她為何離開中國,她說那裏是個充滿謊言的地方。於是為國爭光風向一轉變了國恥,加上反送中紀錄片《不割席》入圍競逐最佳紀錄片,於是就要冷處理奧斯卡。本應可以一齊高興的時間,在黨國不認可下,一片酸溜溜。如果一個國家真正強大,難道趙婷一句「充滿謊言」,就足以摧毀中共形象?
當強國人實在辛苦,一場娛樂表演性質的格鬥比賽,無端背負了百年雪恥的偉大民族復興,難道輸了就代表一切復興希望幻滅?實在不可理喻。沒有得到舉國體制培育或黨國「加持」,憑個人努力在國際闖出一番事業的,小粉紅及黨媒就用放大鏡找政治錯處,相反,像泳手孫揚此等囂張無恥之徒,就躲在黨國庇護下,還準備在東京奧運會復出。如果要香港人愛國,接受這些是非黑白不分的價值觀,大家會服嗎?香港人會欣賞張偉莉承認落敗,祝賀對手當上冠軍,然後努力奮鬥,繼續爭取挑戰冠軍,而不是諉過於裁判,白癡地以為全世界都在針對中國,像林鄭月娥一樣認為西方對中國強大不安。同樣,趙婷有此成就,對她連應有的尊重也欠奉,為了一句批評而由官方帶頭封殺並禍延香港。
作為一個理性的香港人,目睹這些事情,大家都懂得思考,為何當愛這個國家時,事事都變得如此沉重,逐步變成一個「自討沒趣」的人。如果長期進行這種價值灌輸,對外邊世界充滿敵意仇恨,時刻用自虐方式激發民族感情,這是國際城市應有的「精神面貌」嗎?
劉細良
時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