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專題:歧視根深柢固 壓力損害身心 警暴難安 美黑人跨代創傷

國際專題:歧視根深柢固 壓力損害身心 
警暴難安 美黑人跨代創傷

美國黑人權益自1950年代民權運動開啟後漸受重視,惟系統性種族歧視根深柢固,涉黑人的警暴案仍屢見不鮮,令他們長期活在恐懼和不安中,擔心自己隨時成為下一位受害者。專家關注黑人正承受群體創傷,構成公共健康危機。

美國各地近期一再發生警員涉對黑人使用過份武力的事件。去年3月,黑人女子泰勒(Breonna Taylor)在路易維爾遭突然闖入其寓所的警員槍殺;弗洛伊德(George Floyd)兩個月後在明尼阿波利斯街頭苦苦哀求下仍被制服他的警員跪死;萊特(Daunte Wright)本月在明市駕車逃避截查期間,被誤拔實彈槍的女警射殺。這些案件的受害者湊巧都是黑人,令他們更不信任警隊,擔心自己會因膚色受迫害,形成種族群體創傷。

「被殺是我們社群常態」

青年組織「瘋城好孩子-恩格爾伍德」共同創辦人皮特曼(Carlil Pittman)親身感受到這種傷痛,他為去年多名黑人被警察殺害感到灰心和憤怒,稱「我們經常打開電視、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看到像我們的人被謀殺,但(兇手)不用承擔後果……在手機按影片就看到有人被殺絕不尋常,但這已是我們的人、我們黑人和拉丁社群的常態」。

斯伯丁大學群體治療中心心理學家尼夫利(Steven Kniffley)指,黑人出現自殺率上升、預期壽命差距擴大和創傷壓力後遺症等問題,漸形成健康危機,認為除了他們獨有受歧視的經歷外,就難有其他原因解釋這現象。他又稱,「我們遺留了10或15代該處理、但未處理的創傷」,認為黑奴年代後每一代黑人都面對不同的歧視經歷,形成跨代創傷,造成很多與生理和心理健康有關的問題,並相信這些創傷已擴展至不限於警暴。

轟美多拒認同黑人貢獻

另有研究發現,警員殺害非持械黑人,會對接觸過這些案件的黑人心理健康構成不良影響,近半受訪黑人更聲稱曾在居住的州分接觸過至少一宗案件。有份參與研究的賓夕法尼亞長老會醫學中心醫生文卡塔拉馬尼(Atheendar Venkataramani)直言,這現象只在黑人身上出現。

為改善問題,維權組織「為了安全和公義聯盟的罪案倖存者」將發佈歷來首份議程,應對群體創傷;營運人托馬斯(Aswad Thomas)表示一些社區團體也正為該問題努力,形容警暴是系統性問題最可怕和可見的表徵,須迎頭痛擊。但在紐約的「非洲中心」行政總裁伊維拉(Uzodinma Iweala)認為要認清更根本的問題,批評美國不承認黑人付出的勞力、血、汗和眼淚,稱「美國在認清黑人的貢獻前,都不會視他們生存」。

美聯社

■明尼阿波利斯居民為弗洛伊德建立紀念碑。

■皮特曼成立青年組織支援芝加哥黑人社區。

■弗洛伊德親友在白人警察審訊期間到明尼阿波利斯的紀念廣場憑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