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雞飯折射林鄭管治問題(潘小濤)

海南雞飯折射林鄭管治問題(潘小濤)

林鄭去了一趟海南島參加博鰲亞洲論壇,見過海南省領導、接受完央視訪問後,就在臉書撰文,大談在當地的見聞及訪問成果,聲稱得到海南官員承諾,提供幫助給港青到當地創業、就業或實習,令她十分感動,「我希望很快見到香港青年到海南實習、就業、創業,享受椰林樹影和港人喜愛的海南雞飯!」

帖文甫出,即被網民瘋狂揶揄取笑,陳沛然醫生也挖苦說:「海南雞飯來自海南,揚州炒飯來自揚州,福建炒飯來自福建,廈門炒米來自廈門,上海粗炒來自上海,葡國雞飯來自葡國,瑞士雞翼來自瑞士。」

筆者孤陋寡聞,只知傳統海南美食分別為文昌雞、加積鴨、和樂蟹和東山羊,未聞有海南雞飯之說。按一般人理解,海南雞飯是從星馬傳入香港,即使是東南亞的海南人發明,也只是在星馬發揚光大的美食。可以說,海南雞飯除了名字,跟目前的海南並沒多少關係。

當然,海南島還有著名的用支付寶「叫雞大教授」所講的色情事業。中國順口溜有云:「不到北京不知道自己官兒太小;不到東北不知道自己膽子太小;不到上海不知道自己像鄉巴佬;不到杭州不知道自己長得不好;不到廣東不知道自己腸胃不好;不到深圳不知道自己的錢太少;不到海南不知道自己身體不好!」可見,海南的娛樂業早已聞名全國。

誤以為海南雞源自海南或是當地著名美食,那是常識匱乏、沒有查證卻要拋書包所致。一般人缺乏常識硬拋書包而鬧出笑話,只是個人問題,無傷大雅,但一個手執大權官員缺常識所產生的問題就大了。而且,她之前到七仔買廁紙、不懂使用八達通、送張大牛給乞丐等,都盡見她的堅離地絕非假裝的。

千方百計展示愛國情感

林鄭缺乏生活常識,自然就有很多堅離地的想法及決策。任何官員的決策都是依靠個人知識,以及部屬、專家顧問的專業意見。一個官員若長期從政,缺乏生活常識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她必須虛懷若谷,聽從部屬等人意見,那麼其決定才不致太過脫離實際。林鄭個人或許很能幹,也有豐富的官場知識和閱歷,但常予人自視極高甚或剛愎自用之感,即很少聽從別人意見。既缺少生活智慧、不知民間疾苦,又多次跟提供專業意見給她的專家學者反目,更不要說部屬意見了。在此情況下,她的決策水平如何、政策有多離地,不言而喻,更可惜的是,她的一舉一動及任何想法都對每個香港市民產生巨大影響呀!

不過,決策離地之餘,更大問題在於她的心態及不安已溢於言表。她有甚麼不安?這當然關乎她的政治前途。經歷2019年反送中運動後,林鄭在北京領導人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然後在實施國安法、「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等連串的大動作中,林鄭及特區政府不僅無法參與決策(多名司局長在實行國安法及被政改前都表示不知具體內容),實施後林鄭政府亦被大大削權,形同被奪去香港重大政策的決策大權,只能執行北京既定的政策。

林鄭失寵後,能否連任已是大問號。要繼續保位,除了百分之一百二十執行北京的決定,還要惡補很多中共官場的做法,追上政治正確的愛國主旋律,以致她及港官近期都千方百計展示與中國的歷史聯繫,要表現出強烈愛國情感,於是一有機會就要讓人知道他們擁抱祖國,就連見一見海南省領導及多個部委的「老朋友」也要拿出來炫耀一番。顯然,「海南雞飯」(香港年輕人到海南島創業就業及實習)只是配菜,主菜是想告訴各界,她跟國內官員有很多交流,也有不少老朋友。

如此從政心態,必難以平常心作政治決定,以致港府在其自行決定的範圍內也必定過猶不及,推動更激烈的中港融合措施(未必是應中央要求),政策上更偏袒中資企業。這是一碟極昂貴的海南雞飯呀!

潘小濤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