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不考高階思維 教師斥開倒車 政治題絕迹  通識「靈魂掏空」

DSE不考高階思維 教師斥開倒車 
政治題絕迹  通識「靈魂掏空」

【倒數三屆】

【本報訊】中學文憑試通識科昨開考,今年是教育局「殺科」前倒數第三屆考試。與去年比較,今年通識科與政治有關的題目絕迹。有考生表明早料試題不會涉及政治,因此未有投放時間溫習相關範疇,「香港發生咗咩事,大家都知㗎啦」。通識科教師認為今年題目對考生能力要求比過往低,批判思考、表達觀點立場欠奉,形容通識科如開倒車」。

通識科卷一,三題必答題分別有關郊野公園垃圾、可再生能源和電子競技。其中第二題有關再生能源,資料A是2019年可再生能源全球現況報告。資料B是中國國家能源局文件及新聞報道,指「中國的太陽能產業體系不斷完善,技術進步顯著,太陽能製造和應用規模均居世界前列」。資料C是與中國「太陽能扶貧」有關的新聞報道。

■今年文憑試通識科試題,再沒有政治相關題目。

題目較淺 憂走向操練式

題目要求考生描述全球可再生能源和燃料新增投資的特徵、指出並解釋中國太陽能使用迅速增長的原因,以及解釋資料如何支持「太陽能的使用有助促進中國的可持續發展」這個看法。

教協理事、資深通識科教師張銳輝分析,試卷中有關法治與社會參與完全沒有出現,是多年來對相關部份知識「要求最低一份」。翻查去年通識卷,卷一必答題的其中一條,問及香港新聞自由,要求考生闡述新聞自由與社會責任之間可能出現的兩難。

考生林同學指,早預料不會考政治:「香港發生咗咩事,大家都知㗎喇。政治方面,我諗都唔會點郁㗎喇我估,所以我都冇乜點溫。」考生羅同學說,老師早已「提醒」,很可能不會考政治題。

資深通識科教師方景樂認為今年試卷明顯較淺,例如題目多了大量「量詞」指示考生要解釋「一個」原因、描述「兩個」特徵、指出「一項」困難等,而「指示越清楚就越淺」,亦「框死」考生答題,擔心令該科走向「操練式」、「補習式」科目。

對於試卷內容淺白、牽涉高階思維試題減,張銳輝認為高中教育要裝備學生升大學,而多角度思考、對問題作判斷、提出論證等,正是高等教育對學生要求,形容通識科現在是「向後退、開倒車」,對學生不是好事。

另一教協理事兼資深通識科教師賴得鐘質疑,以往通識科重視的價值觀、持份者衝突以至道德考量等議題的問題,今年全部欠奉,只要求就廢物處理、電競發展、創新科技等「產業」和「社會問題」等作論述,難免給人通識科「軀殼縱使仍在,靈魂卻已掏空」之歎。

今年通識科約有45,880人報考,受疫情影響,兩人於竹篙灣檢疫中心應考,19名考生完成強檢,其中16人能如期考試,兩人能如期考試但遲到,一人最終未有考試。

■中學文憑試通識科昨日開考,不少考生一早已到達試場。

■今年DSE通識科是教育局「殺科」前倒數第三屆考試。

手機用戶請按此放大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