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期待3月股災冇發生到,上個星期拜登增加資本增值說令到個市插落去,只係跌咗一日翌日又升返。銀紙長印長有,開始令人懷疑究竟以後有冇教科書上嘅股災。但係,同契媽股性質接近:研發當中、稍有成果、未有盈利嘅股份,3月至今都出現小漲大回局面。揸住嗰一堆股,你已經股災緊。
以Cathie Wood旗下嘅旗艦基金Ark Innovation(ARKK)做指標,上星期五收報123.8美元,同2月高位仍然相差29%,相對納指同2月高位只相差2.47%,更加唔好提道指同標普已經破晒頂。圖表派同財技派可能會簡單畀個答案你,話「炒完」。
如果講風險,比起有業務冇盈利嘅企業,更高風險一定係只有一堆code嘅虛擬貨幣。但係相對2月,淨係講比特幣同以太幣,即使經歷最近一個星期嘅幣災,最多只係跌返落2月水平。點解低風險啲嘅科技股,同更高風險嘅虛擬貨幣未炒完,但只係中間嘅破壞性未來股炒完?
升市源頭嚟自QE,升幅嘅分野都要用QE解釋。量化寬鬆印銀紙溝淡貨幣價值只係客觀結果。2008年量化寬鬆嘅初心,就係為咗拯救失敗企業。大得不能倒、保就業等,站在決策者角度,做得到就非常好,但真正目標始終係救自己嘅利益共同體,指數股就係建制一部份。
本來要清盤執笠,救一救永續生意兼夾同政權捆綁。以前股災嘅定意,唔單止股價大跌,連實體生意都準備執笠。𠵱家股價下跌只係有人斬倉,生意逆市仲勁,所以貨幣貶值會受惠。
加密貨幣嘅存在,就係否定上述整個既得利益集團,外面世界risk on定off,同佢無關,兩者「票源」未必重叠,升跌只係反映制度外嘅人自行互片。至於一眾未來股,佢係建制,但又未當權,只有喺大型股升無可升,有閒錢冇嘢炒,就將未來股一齊炒。
美股將會好似8號風球下嘅香港,食風地區地動山搖,偏遠地區風和日麗,有冇股災純粹睇你喺邊區。
高明